华商报讯(记者 张超)5月7日,《宝鸡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5-2016年)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宝鸡计划经过两年时间努力,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服务等形式,实现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初步建立义务和非义务学段相衔接、普职融通、教育与康复并重、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到2016年,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今年秋季起实名登记未入学残疾少儿
为了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此次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残联联合制定《宝鸡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5-2016年)实施方案》。
该方案要求,从2015年秋季起,对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实名登记,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类别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对义务教育阶段轻度残疾的儿童少年,尤其是轻度视力、听力、言语和肢体残疾儿童少年,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随班就读。
各县区政府还将加强残疾学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使接受完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能够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积极接纳残疾学生,条件较好的县区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高中段职业教育,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支持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职业教育部(班)、学前教育部(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每学期每名残疾生补助100元交通费
宝鸡市政府将实施覆盖学前一年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免费教育,积极推进学前两年、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此外,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全部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市特殊教育学校要为残疾学生提供交通补助,每学期每生一次性补助交通费100元。实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在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通过学校的康复设备进行免费治疗。各类学生资助政策优先将残疾学生纳入资助范围,残疾学生享受中职免费教育,低保家庭残疾学生纳入普通高中免学费范围。
此外,宝鸡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加快新编和改编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材。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性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
从2015年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就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特殊教育保障水平组织一次专项督导检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县区不得申报“双高双普”县、教育强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宝鸡特教发展受到教育部肯定
截至去年底,宝鸡市义务教育段残疾儿入学率达83.1%
华商报讯(记者 张超)5月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公室主任李天顺等领导来到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就陕西省对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截至去年底,宝鸡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83.1%,宝鸡市特殊教育发展情况,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宝鸡新建、改扩建县区级特殊教育学校5所,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2012年,市政府又投入5000多万元,高标准规划设计建成了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解决了全市视障、听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此外,宝鸡还在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渭滨区新民路小学、眉县实验小学、陇县西大街小学设立了特殊教育辅读班。通过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少儿随班就读,较好地解决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还建成了23所学前教育特殊儿童康复资源中心,采取医、康、教相结合的方法,满足残疾儿童的入园需求。
据市教育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宝鸡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共有604名,入学502名,入学率83.1%;学前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81名,入园57名,入园率70.37%。
李天顺一行对宝鸡市特殊教育发展情况给予高度肯定。李天顺表示,特殊教育要坚持特教特办,全面落实政府责任,让残疾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接受良好教育。此次调研主要是为国家“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顶层设计调研、论证,搜集各地建议。宝鸡开了好头,宝鸡特殊教育布局、水平都很高,倾注了宝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爱心,值得推广。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张欣)市运管处经过近两个月的检查考核,全市二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2014年度质量信誉考核结果出炉,其中11户汽修企业被评为较差(B级)等级并被责令整改。4月初,市运管处对全市165家二类...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