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集锦
创建于1940年的眉县中学,是陕西省示范高中、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绿色学校、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陕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近年来,眉县中学以“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为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高效课堂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自主体验德育大课堂活动,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规范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眉中特色的改革之路。
以理念更新为基点为教学改革打好基础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精神和价值追求,体现着师生共同的文化追求。眉县中学结合教育实践和办学经验,科学提出了“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的办学理念。在“育一片林,成万种材”理念的引领下,确立了“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戒庸懒散”的德育理念,“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三风”为核心的文化理念,学校管理从制度化、规范化逐步走向人本化、精细化,形成了“以欣赏的眼光观察人、以公正的制度规范人、以优美的环境服务人”的管理文化,凝聚人心,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
以高效课堂为先导改革创新促教学
学校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四为四化四问”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想学为前提,以会学为目的,以学情为基础,以自主为方式”的“四为”理念,抓学生学风、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意识;坚持“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过程互动化、评价多元化”的“四化”教学原则,以及“学生有兴趣吗?学生在观察吗?学生在质疑吗?学生在动手吗?”的“四问”评价标准,摈弃大而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自主习惯,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提升了教育质量。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彰显学校课程特色
在高中新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眉县中学树立大课程理念,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稳妥做好课程改革与新高考的衔接,切实落实课程的生活价值,关注学生发展,整合学校资源,把学校资源全部纳入课程体系,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开发、整合、优化,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让课程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按照“人人开设校本课程,人人编写校本教材”的指导思想,学校全体学科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共收集139本。学校每学期向学生发放校本课程选课单,安排学生校本课程选课活动,目前,已有38门校本课程正式开课。落实自主体验德育大课堂活动增强德育实效性
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眉县中学学生自主体验德育大课实施方案》,坚持“自主管理、设计、参与、评价、矫正”的原则,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以丰富多彩的系列化德育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拓宽了德育渠道,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深化个性评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探索评价改革机制,从学生评价机制入手,大力推行学生个性发展评价改革,坚持“促进发展,尊重个性,激励进步,多元评价”的原则,采用“短期与长期、自评与他评、学科与班级、学校与家庭、书面与展示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从“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发展”六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立体式评价,坚持每月开展1次评价,做到了评价的常态化、规范化、重过程、多元化的个性化评价,让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信,引导和激励了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学生的个性评价机制已固化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特色。
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深化学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眉县中学不断挖掘学校文化的内涵,丰富学校文化的内容,坚持文化建设重心下移。把文化建设下移到班级、公寓、学科组、班组、教师办公室等,让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每月以班为单位,组织班级文化展示活动;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经典诵读,演讲等形式,展示师生阅读成果,为师生搭建交流平台,分享读书乐趣,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和导向作用,弘扬学校文化的正能量;学校定期邀请省市课改专家、文化名人做客“眉中教育大讲堂”,为师生作报告;学校的“道德大讲堂”以年级为单位,坚持每周一个教育主题,在周一的晨会上分年级开展;每半学期开展一次“校园之星”、“班级之星”、“德育标兵”等表彰命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眉县中学坚定不移地走校本化、特色化的课改之路,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是眉县中学的核心。办人民满意的名学校,创教育事业的领航人!眉县中学就是好……文/图张华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