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历时7年行程万里 59岁下岗女工的寻亲志愿者之路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06-05 13:31   https://www.yybnet.net/

用记事本记录失踪孩子的信息,坐在电脑前打电话,帮“宝贝回家”成了周丽晨生活的主要内容

咸阳市兴平缝纫机厂下岗女工周丽晨,从2007年至今,7年时间,坚持寻找丢失被拐儿童。为了帮助昔日被拐儿童与家人团聚,她常常放弃自己的生意,长途跋涉帮山东、河南、四川、安徽等地的丢失被拐者寻找亲人、做DNA比对,到陕西的石泉、岚皋、南郑、紫阳、礼泉、长武、三原等地,翻山越岭核实被拐儿童的家庭地址、亲人的生活状况,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先后有50多名失踪儿童找到了亲人,她使50多个残缺的家庭阖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从当初的下岗职工到城市爱心义工、热心志愿者,从“宝贝回家”的参与者到“寻亲达人”,周丽晨不但没有获得任何报酬,反而自筹资金,交高额话费,给灾区捐款,给贫困家庭送温暖,帮丢失儿童寻找亲人。她的好心曾被人怀疑,她的生意意外亏本,老伴得病去世,商店被迫搬迁,但是她的善良和热心没有丝毫改变,她说“只要我不病倒累倒,我就把帮人寻亲这事一直干下去,干到底!”从下岗女工到“寻亲达人”一路走来

寻找丢失儿童,帮丢失被拐儿童寻找家人,并非心血来潮一时冲动,而是周丽晨多年养成的善良、热心、直率、坚强、执著的性格的真诚表现。

当年在工厂上班时,周丽晨从事的是工会工作,这养成了她关心帮助别人的习惯。从2007年,她开始做义工,成了一名志愿者,每逢周六、周日,她就把生意交给姐姐打点,她本人则和当地的志愿者一起到咸阳等地募捐书籍、衣物,然后给兴平、安康、长武、礼泉等地贫困地区的孩子和群众送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她在咸阳市运输公司工作的哥哥奉命到灾区执行任务,她坚持要求参加救援工作。可是哥哥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这成了她的一大遗憾,只能用捐款表达自己的心意。也就在这时,她无意中打开了“宝贝回家”活动网页,看到全是流浪乞讨孩子的照片。周丽晨认为自己应该帮助孩子做点什么。就这样,除了做义工外,她又多了一份“职业”,成为一名热心的寻亲志愿者,帮助失踪孩子寻找父母和亲人。

每天早上10点,周丽晨把商店里的琐事处理完了,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宝贝回家”网站看群里寻找丢失儿童和亲人的线索信息,然后比对照片,再对家庭地址人名进行排查。

2009年,一个王姓青年,四五岁时被人送到洋县寄养,而他的生母现在可能在榆林工作。靠着简单的资料,周丽晨开始帮这个男子寻找亲生父母。她通过查询资料找到7名与小王母亲姓名一样的人,经过逐个对比排除,小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是她第一起成功案例。

从2007年开始帮“宝贝回家”至今,她先后帮助50多名走失、流浪、被拐的孩子找到家人,被人称作“寻亲达人”。把为被拐儿童寻亲当事业

一心扑在帮丢失被拐儿童寻亲事业上的周丽晨,她的家庭生活非常简朴,丈夫去世后,她和女儿相依为命,与年迈的父亲、姐姐等人住在一个院子里。2003年,她办了退休手续,每月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她开在兴平市潘村路口的十几平方米的小商店,每月收入仅够一家人花销。可是,她上“宝贝回家”网寻找线索“接受任务”、和丢失被拐者的家人联系、查询核实情况,请公安局机关帮忙每月的上网、通话费平均300到400元。有时陪着寻亲者到边远山区找寻亲人自己贴钱不说,山里不通公路,她只能徒步行走,脚磨了血泡,她顾不上管,咬着牙坚持走到目的地。“有时感觉真累,坐到地上都不想动了,但是一旦帮丢失被拐的儿童找到家人,那种成就感幸福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今年4月8日下午,周丽晨来到武功县普集镇,通过她的努力,与亲人失散26年的闫格霞终于再次见到了亲人。26年前,19岁的闫格霞到镇上看热闹时被人贩子拐卖到了河南商丘。就在家人想尽办法寻找女儿的同时,26年来,闫格霞也从没有放弃过寻找家人。一个多月前,闫格霞的女儿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发布了寻亲的信息,这个信息最后到了周丽晨的手里。

周丽晨看后,她还记得宝鸡有一个“浦宜”,记得这几个地方,但是他们当地人看了以后就说这肯定是(武功县)普集镇。为了进一步核实信息,周丽晨联系了很多当地村子的村主任。巧的是,一个名叫闫家村的原主任刚好和闫格霞家是亲戚,对闫家的情况非常熟悉。随后,经过双方信息核实比对之后,最终确定闫格霞就是闫家村26年前丢失的那个女孩,虽然寻亲这条路闫格霞和家人走了26年,但从在网站上发帖到最终帮闫格霞找到家,周丽晨只花了三天时间。

最让周丽晨感动的是9岁被表哥从汉中城固县拐卖到外地的李贵,1989年,他被拐卖后,妈妈受刺激得了精神病,爸爸离家出走落脚到南郑县。当时李贵年龄太小记不清自己是哪里人,大致印象是,老家在山区吃米饭、产木耳、有橘子树,得到这仅有的信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寻找,最后到了汉中洋县,但村里人说没有这个孩子,后来通过李贵的远房亲戚在南郑县法镇找到了李贵的姐姐。当李贵的姐姐接到周丽晨打来的寻亲电话,她在电话里嚎啕大哭,把周丽晨的心都哭碎了。

“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人寻亲,但有时很长时间却看不到结果,这种挫败感让我难以承受。在坚持了半年之后,我实在忍受不了,就提出了休假的请求,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放下这些孩子。”结果坚持了三天后,她就觉得受不了了,那些家长恳求的声音,悲伤的画面又浮现在她脑海。从此后她就再也没有退缩的念头。“既然选择帮人寻亲,就不会轻言放弃”

面前摆放的记事本记录着数百名失踪孩子信息,拿着记满电话号码的本子坐在电脑前打电话,询问对方是否曾丢过孩子,把寻亲者提供给网站的信息挨个比对——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坐在店里打点生意,帮助别人寻亲成了周丽晨的主要生活内容。

6月3日,记者采访时,她正坐在电脑前,用笔记录网上发布的寻子、寻亲信息,而这台2007年她花费7100元购买的联想牌台式电脑,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值钱物品。

“我帮别人寻子、寻亲再忙再累我都能忍受,但是对于别人的误解,感觉心里很不舒服。”周丽晨告诉记者,“宝贝回家”网站主要针对的是帮助孩子家长寻找16岁以下丢失被拐的少年儿童和帮助被拐卖丢失儿童寻找亲人的工作,但是有人却误解了,有时好心帮人被当成骗子,说这年头哪有不收费帮人寻亲的好事呢。

今年6月1日上午9点,周丽晨按计划和省公安厅的李警官做一个“预防孩童丢失”的节目,去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个求救电话,说是自己的儿子被人拐卖了寻求帮助,她只好打出租往回赶。等回到家里,却发现这位求助者,他的儿子已经26岁了属于成年人,他怀疑儿子被人拐走了,请求帮助寻找。

周丽晨耐心告诉这位老者自己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劝他们按人口意外失踪到公安机关报案,结果这位求救者大发脾气,弄得不欢而散。

其实,周丽晨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39岁的她在工厂上班干得好好的突然面临下岗失业。下岗后,她自谋出路,借款筹资开起一家小商店,经营11年后,不但还清了所有的账务,还略有盈余;但不幸的是,2006年,丈夫突然患病去世,就在她悲痛伤心之际,2007年,在她的商店铺面租赁未到期的情况下,房东突然变卦收回房子。当时她刚进了十几万元的货物,一下砸到手里,赔了8万多元。面对困境,周丽晨毫不气馁,她仍坚持做义工,当志愿者,也就是在这时候,她加入了“宝贝回家”志愿者队伍,而且一干就是7年多时间。

周丽晨的女儿开始的时候并不理解妈妈的工作,她说:“我妈做这个整天接打电话,上网登记,都没有时间管我把我冷落了。”但很快女儿就看到了妈妈的变化,自从父亲去世,母亲一直情绪低落,如今帮人寻亲,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

说起自己的未来,周丽晨非常爽快地说:“既然选择帮人寻亲,我就不会轻言放弃,只要我不病倒累倒,我就把帮人寻亲这事一直干下去,干到底!”周丽晨给孩童家长温馨提示:

第一、家长从小教育孩子要有防范意识,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零食和玩具,以免上当受骗。

第二、家长一定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万一孩子走失,或被人拐卖便于报警和家人取得联系。

第三、幼小的孩子,不要远离家人的视线让其单独玩耍,这样孩子容易走失,也给拐卖孩子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第四、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放学时最好结伴而行,便于相互照应,避免被拐事件的发生。

第五、如果发现孩子丢失,立即报警,并且动用微博、微信、利用网络发布寻子消息,给拐卖孩子的人形成心理压力,造成震慑;同时也便于对丢失孩子的寻找。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新闻推荐

国网宝鸡公司 服务“三夏” 确保颗粒归仓

“师傅,您驾驶收割机收割麦子的时候,看见田里的电杆、拉线一定要格外注意……”日前,国网宝鸡供电公司陈仓公司的“三夏”供电服务小分队来到周原镇的田间地头宣传电力知识,确保夏收“颗粒归仓”。据...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历时7年行程万里 59岁下岗女工的寻亲志愿者之路)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