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际盲人节,华商报记者找到两位视障人士,想通过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好地关爱和帮助盲人。
■受访者1:
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九年级 小高
担心被树、车挡住 他很少走盲道
小高是一个孤儿,马上九年级毕业,他希望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普通高中,他还希望以后能帮助像他一样的残疾人。“我现在生活在福利院,国家资助我上学,但是好多像我一样的孩子上学、生活都很困难,我以后想帮助他们。”小高说。
通过特教学校规范设置的盲道,小高自如地走出教室,穿过走廊,越过台阶来到操场。
在老师眼里,小高是个自理能力特别强的孩子。“他叠的被子比正常孩子叠的都好,在学校的表现完全像个正常孩子一样。”小高的班主任老师陈琳介绍说。而在学校,小高说他完全不用根据盲道来行走,在学校的两年多时间他已经很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
“我很少独自去外面,也很少走盲道,因为外面的盲道经常会被树、车拦住去路,所以还不如不走。即使要出去也不会选择盲道,因为障碍物太多,他曾经在盲道上行走时撞过树,所以对外面的盲道充满恐惧。”小高说自己大多时候出门都有阿姨陪伴他。在老师陈琳的带领下,小高向华商报记者介绍了“定向行走”,他说希望大家少占用盲道,让盲道更通畅。
■受访者2:
盲人按摩师 张师傅
有些盲道设计有问题 按指示行走会出错
张师傅从事按摩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每天从英达路的家到金陵新村的按摩店,他主要的出行方式是步行和公交车。
“我现在也很少走盲道,宝鸡有些盲道设计有问题,如果按盲道指示行走,很容易碰上障碍物或者走到绿化带里。宝鸡的占用盲道现象也比较严重,比如在盲道上摆摊、停车,还有一些电缆线也会设到盲道上,压根没法通过。”张师傅说,在按摩店及其他熟悉的地方,他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但去其他地方就会怕走盲道,因为担心会走盲道会让他头破血流,他说,自己周围有盲人朋友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张师傅说,现在机动车多了,城市建设更快了,但是希望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可以为残疾人留一个安全的通道。
■视障老师:
关爱盲人 从身边做起
当你感受世界的五彩斑斓时,也许有的人一生都要在黑暗中度过。国际盲人节,遇到他们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帮他们吗?
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陈琳老师说:“盲杖是盲人的标志,看到拿着盲杖的人,可以先跟他主动打招呼,让他心里觉得踏实一些,知道在和谁说话。”
和盲人相处时,应该在称呼上给予尊重,避免用“瞎”之类的字眼,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盲人单独过马路,可以在征得他同意后牵着他;盲人乘公交时,可以告诉他来的是哪路车;用正常语调和盲人对话,因为通常他们的听力没有问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做到不占用残疾人通道,避免占用盲道等。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张莉 党扬眉 采写
新闻推荐
宝鸡启动“废旧衣物一张纸”献爱心活动您的一份爱心,将温暖贫困患者,帮助困难群体
10月16日上午,宝鸡市“废旧衣物一张纸,节俭行善献爱心”启动仪式上,慈善志愿者代表爱心捐助华商报讯(记者张志花)“‘废旧衣物一张纸\’献爱心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力所能及的做慈善,这不光是爱心捐...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