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现场,沈文裕与小琴童合奏华商报记者 赵钊 摄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对宝鸡众多钢琴爱好者和小琴童而言,可谓收获颇丰。12月3日的交流见面会和12月4日的钢琴音乐会,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钢琴天才”沈文裕亲密接触,而沈文裕无与伦比的钢琴技巧和对钢琴艺术的挚爱,也为宝鸡市民献上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钢琴盛宴。
见面会现场:为琴童指点毫不马虎
12月3日19:00,沈文裕钢琴艺术交流见面会在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音乐厅举行。宝鸡的钢琴爱好者、小琴童以及文理学院音乐系的学生们闻讯都兴奋不已,早早来到现场,希望能与被誉为“中国李斯特”的沈文裕面对面交流学习。距离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可容纳近200人的音乐厅就已经座无虚席。而活动开始后,伴随着沈文裕的登台亮相,现场更是一片沸腾。
现场最幸运的,当属王彦心、王李榕、高宇、刘靖宇、孙若瑜和杨志杰这6名琴童,他们不仅现场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更得到了沈文裕的亲自点拨。见面会开始后,这6名小琴童依次带着琴谱登场,弹奏自己的拿手曲目,而坐在一边的沈文裕则格外耐心,对照琴谱听小琴童的呈现,一曲作罢,对有问题的地方一一指点,并且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示范。对于每位小琴童的指导,他都竭尽所能、毫不马虎,以至于预期一个半小时的见面会,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指导这6名小琴童上。“沈老师的指点对我帮助很大,尤其是技巧方面的处理,很有帮助。”第一个受到沈文裕点评的王彦心刚下台就激动地说。
对于其他在场的观众而言,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过程。在场的琴童家长高女士表示:“沈老师对台上小琴童的指点都特别细致,虽然我孩子没有机会得到他的亲自指点,但技巧、方法、强弱等很多对于音符的处理技巧都是相通的,按照他所教的,孩子能够学会如何有效练习,我们也知道如何在孩子练习的时候,做出更有效的指导。”
在沈文裕对小琴童的指点过程中,也穿插有问答环节。现场提出的每一个提问,沈文裕都认真作答,而对于大家关心的“学琴是否会产生厌倦”、“如何让手指更灵活”等问题,沈文裕表示,希望小琴童们抛开那些条条框框的考试、比赛,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用心去享受音乐。
“想让手指更灵活,自然需要更加勤奋的练习,多练基本功,也可以多去网络上找钢琴演奏的经典版本,照着练习。”他说。
音乐会现场:用音符描绘一场音乐梦
当指尖在黑白琴键之间欢快地舞蹈,一架钢琴、手起手落,演奏者的心声和你的心声刹那重叠在同一个和弦,那旋律时而宛转悠扬时而激情豪迈,汇聚成一串串动人的音符,让你陶醉在音乐梦里。12月4日,沈文裕就在宝鸡市教育中心,带着所有在场听众,一起经历了这样一场奇妙的音乐之旅。
音乐会的上半场,沈文裕倾情演奏了巴赫《平均律第一册第一首》、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1-3乐章、德彪西《版画集》之《塔》、《格拉纳达之夜》、《雨中花园》及李斯特·霍洛维兹《拉科奇进行曲》,他凭借娴熟超凡的技巧,将不同曲风的曲目演绎得或气势恢宏或细腻感人,让现场观众深深沉浸其中。下半场,沈文裕以与9名宝鸡小琴童合奏的《军队进行曲》开场,活泼欢快的曲风,与上半场的古典音乐形成鲜明对比。一曲《中国梦》,引得现场掌声雷动,雄伟壮丽的旋律激荡人心,令听者为之动容。而接下来由他亲自改编的《黄河》(1-4乐章)则在他流畅而深情的弹奏下,畅快淋漓。
伴随着《黄河》第四乐章的结束,音乐会进入尾声。可在场的听众却并没有听过瘾,在台下的掌声和“安可”声中,沈文裕最终又回到舞台,应听众要求即兴表演了《加勒比海盗》以及经过改编的《野蜂飞舞》。而最后演绎的不同版本的《生日快乐歌》,贝多芬版的铿锵有力、巴赫版的宏伟大气,让台下听众既感叹又感动,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将音乐会的气氛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华商报记者 杨娇 张红平
新闻推荐
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次坐船的经历,最令我难忘的非坐“猪槽船”莫属了。说到“猪槽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遥远的年代,泸沽湖曾是一片村庄。一天山洪暴发,顷刻淹没了村庄。那时一位母亲正在...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