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宝鸡市消协公布的《2015年咨询申诉举报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现在预付卡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附带一些优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青睐预付卡,然而一部分预付卡往往因为时间跨度比较长、商家不够规范,遭遇人去楼空的现象,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美容、汗蒸、洗浴预付卡
格外受女性青睐
喊着“买买买”的口号,如果一些美容机构再以各种优惠推出预付卡时,女性们多半会把持不住。比如美容院最常见的预付1000送一套护理产品,或者预付2000送800等,都是非常常见的营销模式。
此外汗蒸和洗浴也是许多女性所青睐的,尤其对中年女性而言,在工作之余能够解除一身的疲惫,所以她们乐于在家附近的洗浴或者汗蒸机构办理预付卡,享受一定的预付优惠,方式与美容院基本一致。
市民陈女士说:“选择预付卡主要是觉得方便,而且也有一定的优惠,既然都要用,何不选择优惠一些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容院、汗蒸、洗浴多为私人机构,这些行业规模大小不尽相同,而普通消费者很难去衡量这些机构的盈利状况,宝鸡市高新开发区某汗蒸馆就曾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造成大量手持预付卡的消费者只能向工商部门寻求帮助。
健身、KTV、餐饮预付卡
年轻人的爱好
预付卡已经逐渐侵入了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包括各种娱乐行业,所以预付卡的亏也不仅女性吃过。
以健身中心为例,很多人认为健身中心有一定的规模、投入资金都较大,办理会员卡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宝鸡市均利广场某健身中心也曾出现过会员卡无法使用的问题。KTV也是一样,市民孙先生表示,办理会员预付卡付款时候方便,只需要拿预付卡刷一下即可,而且还能享受折扣,一些节日还有果盘和饮品的赠送。
此外一些餐饮机构,比如咖啡厅、茶座等地方,也是预付卡比较普遍的地方,办理预付卡能够享受专门的会员优惠,往往还会专门推出会员价,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健身中心、KTV这类娱乐场所,虽然规模相对要完整一些,但也需要有好的经营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也经常由于装修、易主等问题,影响预付卡的使用。
购卡容易退卡难
成新的投诉热点
预付卡已经成为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但预付卡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大部分的预付卡都是不记名不挂失的,一旦丢失等于损失了一定的现金。此外,预付卡在办理之后欠款也无法再退还,一些市民办理了预付卡后,仅仅使用过两三次,就再也没有使用过,几百甚至上千元的现金放在卡中长时间不消费,也增加一定的风险。
此外,预付卡消费已经成为新的投诉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经营者不兑现服务承诺、消费者购卡容易退卡难、经营者关门歇业无处追偿等方面。建议市民在办理预付卡时,一是选择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较好的商家;二是办卡时要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方面的约定;三是办卡金额不宜过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适量购买预付费卡,不要贪便宜一次性购买大额消费卡,而承担过多的风险。华商报记者 张甜甜
3·15提醒
装修消费成2015年投诉热点这些常见问题要留心
随着气温的回暖,市场上对于装修的需求也逐步开始复苏。说起来简单的“装修”,并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工程。在宝鸡市消协公布的关于《2015年咨询申诉举报情况分析报告》中,继2013年当选投诉热点之后,装修问题再次成为2015年的投诉热点,而其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装修服务,例如签合同不按时完工、进度一半要求加钱、装修质量不过关等。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在装修过程中、尤其是装饰公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很多环节都会出现问题,这就需要业主在考察装饰公司以及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要留意细节,小心提防。
有“身份”的装饰公司
服务更安心
看口碑、看工地、看公司规模……如今,多数业主在选择装饰公司的时候,本身非常小心谨慎,懂得通过一些侧面的表现去对装饰公司进行审核。但宝鸡市室内装饰协会家庭装饰委员会(简称宝鸡市家装委)主任韩海林表示,这些“侧面”只能作为挑选装饰公司的参考。“最主要的还是得查看装饰公司的资质,这就如同是装饰公司的‘身份证\’一般,是消费者在挑选装饰公司时的必要参考。”
据了解,正规装饰公司必须要有《营业执照》、《装饰企业资质证书》以及《装饰企业安全生产认可证》等相关的资质证明,而按照规定,这些资质证明必须出示在公司的显眼位置。“并且要求展示出来的都是资质证明的正本,如果装饰公司不能提供完备的资质证明或提供的复印件,那消费者就需要留意。”韩海林说。
此外,办公环境、装修工地也可以为消费者考察装饰公司提供参考。一个拥有固定且办公环境良好的办公室,里面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工作人员的配比,往往都是这个公司实力的体现;而工地则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该公司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看水电路的改造是否规范、看木工的手艺是否精湛、看油漆的效果是否光滑细润,这些都将成为自家装修工地的标准。
签订正规的装饰合同
“落款”很关键
装修,看起来很简单,不过是水电改造、木工、瓦工等几个施工环节的组合,可实际上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消费者对此一知半解,那么就给装饰公司提供了可钻的“空子”。
据业内人士刘先生表示,一个完整的装修合同应该包含有详细的工程预算、设计图纸、施工中关键项目的施工工艺说明、施工计划、付款方式、双方工作以及材料清单等。“详细的工程预算,可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师随意增项;约束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方偷工减料;明确施工计划,可以防止拖延工期;详细的材料清单,则能预防材料以次充好。”他说。
因此,一份严谨的装修合同是消费者保护自己的必要武器。“建议消费者尽量签订宝鸡市室内装饰协会家庭装饰委员会编印的《宝鸡市家庭装饰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韩海林表示,在这个制式合同中对于双方的责任、义务、付款方式、施工质量、违约赔偿等内容都做了明确、细致的规定。“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消费者不明白而在合同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而且即使后期出现了问题,也能做到有据可依,便于维权。”
同时,在“签合同”时,一定要注意“落款”。“要确定装饰公司一方的签字人是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如果不是法人代表,则要确定他有正规的劳动合同和授权委托书。”韩海林表示,由于装饰公司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只有这样签订的装修合同才能真正受法律的保护,出现装修纠纷时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华商报记者 杨娇
3·15关注
为方便消费者申投诉 市工商局建服务站
华商报讯(记者 张宝龙)11日,宝鸡市工商局就全市工商工作作报告,2015年全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消费维权、执法监管、商标战略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宝鸡市工商局局长刘一良介绍,一是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率先在全省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发出营业执照3444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748户,同比增长21.89%,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15.7万户,通过办理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为企业融资34.4亿元。
二是突出维权机制创新,申投诉服务更加便民,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全年共受理消费者申投诉162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2.4万元。
三是注册商标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市中报注册各类商标1194件,有效注册总量达6889件。年内新争创中国驰名商标5件,陕西省知名商标81件,认定宝鸡市知名商标105件。
四是突出信用监管推进工作,监管新机制初步形成。拟定了《宝鸡市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管理暂行办法》,配套研发了宝鸡市企业信息公示暨协同监管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监管新机制。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年报公示企业28452户,年报公示个体户85474户,年报公示率均突破90%。
五是开展投融资公司清理整治工作,全面强化打击传销工作力度,深化农贸市场、品牌汽车销售市场、成品油市场、节假日市场、网络商品交易执法监督工作。全年共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418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96件,排查投融资企业947户,规范402户,捣毁传销窝点124处,遭散传销人员2824人,解救受骗群众17人。
3·15提醒
发生医疗纠纷 市医调委免费调解
成立一年多成功调解医疗纠纷36起,为患者落实赔、补偿金213万元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甚至频频出现暴力伤医案件。如何有效调解医患纠纷,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近日,宝鸡市召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据悉,《宝鸡市医疗纠纷调解处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于2015年元月1日起正式施行,一年多时间,聘请了121位专家组成专家库帮助开展调解工作,成功调解医疗纠纷36起。
发生医疗纠纷 可通过5种途径解决
为有效处置医疗纠纷,宝鸡市政府于2014年12月9日制定印发了《暂行办法》,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施行,成立“宝鸡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医调委接受市司法局的业务指导,是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医患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具有公平、公正性,且在双方自愿申请、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的情况下签订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暂行办法》界定了医疗纠纷是指医疗机构与患方之间因为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引发的争议,并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与患方形成的各类医疗纠纷的调解处置。《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包括综治、卫生、司法、公安、财政和信访部门在内,参与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的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索赔金额在2万元以内的医疗纠纷,可由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患方索赔金额超过2万元的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但不得自行协商处理;患方索赔金额超过10万元的医疗纠纷,应当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宝鸡市仲裁委申请仲裁。
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疗机构和患方可以通过双方自愿协商解决;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申请人民调解;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种途径解决纠纷。
调解医疗纠纷 不收取任何费用
《暂行办法》特别指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调解医疗纠纷不收取费用。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
据了解,宝鸡市为确保医疗纠纷及时、有效、就近化解,打造“一体两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模式,即以市医调委为主体,医患纠纷调解办公室、县区调解组织为双翼。同时,还不断健全法律专家、医疗专家、人民调解员库,吸收121位有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医师和法律权威组成专家库,参与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并有选择调解员的权利。对难以定性、定责、定赔的医疗纠纷及重大疑难医疗纠纷,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将及时启动医学专家查因论证程序、法律专家援助咨询程序,根据案件的实际需要,由医患双方挑选,调用法律专家、医疗专家和调解专家,适时召开专家分析会,实行“专家会诊”,以确保调解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增强社会公信力。
“施行一年多以来,截至目前,市医调委共立调解案48起,其中调解成功36起,为医疗单位规避损失718万元,为患者落实赔、补偿金213万元。”市医调委主任甘世杰介绍,《暂行办法》实施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第三方调解已成为患方可选择的一种成本最低、最贴近现实的手段。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华商报宝鸡讯(记者 赵国强)“救命啊!”3月14日晚8时许,宝鸡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3楼电梯口传来一声紧急呼救。在弥漫着浓烈汽油味的电梯轿厢内,护士李明的头发、衣服已被汽油浇湿,一中年男子提着...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