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产科医生蒋玉惠
她援助非洲马拉维国医疗工作两年,经受了想念家乡和亲人的煎熬、克服了工作中缺医少药的重重困难,在异国他乡救治千余名当地人民。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在今年宝鸡市“最美卫计人”系列典型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上,宝鸡市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蒋玉惠荣获2015年度“最美卫计党员先锋”称号。
疾病肆虐 生活艰苦
2012年,陕西省卫生厅在全省卫生系统发出号召,选拔医务人员援助非洲贫困国家。当时已经年近50岁的蒋玉惠踊跃报名了。在接受了严格选拔和培训后,2013年3月,她随医疗队踏上援非的征程。
马拉维是位于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国家,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医疗资源奇缺,人民饱受疾病折磨,尤其艾滋病、结核病感染率很高,疟疾流行。在那里,被蚊子叮咬是防不胜防,医疗队员不管天气再热也坚持穿长衣长裤,各种防蚊药水随身带。
“既然选择,就不后悔。”蒋玉惠说,那里物质极其匮乏,像红糖、水果、蔬菜都是奢侈品;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周也洗不了澡,饮用水也只能到黑人开的商店买;遇到大雨冲垮路面影响交通,吃饭断顿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来到这里就不能忘记救死扶伤的使命。
缺医少药 困难重重
“患者的需要就是冲锋陷阵的号角在吹响,手术台就是战场。”在那里,被艾滋病毒感染的病人常占到50%以上,作为妇产科医生,难免要为其做手术,防护镜、皮围裙,皮筒长靴缺一不可,术中难免有被扎手、被体液溅到眼睛里的情况,蒋玉惠就口服抗艾滋病药物,但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头晕、恶心、乏力等反应要持续很长时间,可她仍照样上班。
在那里辅助检查跟不上,先进的医疗设备几乎没有,手术室的条件更加简陋,简易的平房,没有空调,更没有层流等设施及自动洗手装置。手术台上,大多数情况下只配一名洗手护士。手术器械也非常陈旧,功能也不全。即使在大型复杂手术的时候,助手配合也不到位,对于这些蒋玉惠早已习惯。
克服艰难 无怨无悔
在那里,蒋玉惠总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想方设法给病人解决问题。比如在手术台上,腹腔严重感染、粘连、二次甚至三次开腹的病人很多,有时发现肠管、膀胱损伤,起初请外科大夫上台,但那样很费时间,延长手术时间对病人不利。她作为妇产科医生,虚心请教外科专家、反复对照手术指南,之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就给予修补、吻合,术后加强护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此外,在那种缺医少药又不能做细菌培养的地方,蒋玉惠就将从国内带去的用于牙疼漱口的双氧水给病人局部用,头疼、牙痛、脑热的,阴道出血怀疑宫血的,就将自己备用的消炎药及宫血宁等药品给病人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她总能想办法给病人解决问题,深受当地医生和妇女欢迎。
在那么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下,蒋玉惠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父亲病重、去世之时,她也没有离开手术台,没有离开那里的病人。两年时间,共接诊门诊病人2000余人次,查房5000余人次,实施手术400余例,抢救急、危、重症患者40余例。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随陕西省医疗队去非洲马拉维执行为期两年的援非医疗工作任务,成为蒋玉惠铭记一生的光荣记忆。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邀请中科院专家 把脉夏季臭氧空气污染成因宝鸡成全省首批 关注臭氧污染城市
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三迪小学站点取样华商报讯(记者张超)入夏以来,天气普遍晴好。在人们“沐浴”晴朗天气时,一种看不见的污染物——臭氧正悄然而至。宝鸡环境监测中心站...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