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宝鸡 今日凤县 今日麟游 今日千阳 今日陇县 今日眉县 今日扶风 今日岐山 今日凤翔 今日太白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今日宝鸡 > 正文

宝鸡姑娘外地求学心系家乡患病老乡 乐于助人显传帮带精神

来源:阳光报 2019-05-14 01:0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张伟 董宁宁 文/图

2019年5月12日是母亲节,在人们都沉浸在对母亲表达感恩之情的时候,今年23岁的宝鸡姑娘樊敏,却跟随叔叔,前往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三星村,看望一位从未见面,却感动地一位患病老乡。

乐观精神战胜病魔

今年52岁的杨新科是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三星村九组人,一辈子勤勤恳恳,虽无一技之长,但凭借着坚韧和努力,闲不下来的他外出打零工,养活着一家老小。眼看着儿女马上毕业工作,一家人即将过上好日子的时候,2015年7月,因为腹部疼痛难忍,在宝鸡市中医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结肠癌。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并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最终完成手术。“就2015年,光是做手术、六次化疗,还有各种药物,就花费了十几万元,家里积蓄花光了,还借了不少,他当时都要放弃,不想治疗了,但我们还是咬牙挺了过来”。采访中,杨新科的爱人席引侠告诉记者。

虽然如此,但患病的杨新科却完全没把自己当做病人,住院期间,待不住的他就扛着输液架子到走廊里面到处溜达,输完液,就在大夫和护士的允许下,在医院周边闲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同病房的人都表示,“老杨看着就不像个病人”。良好的心态使得杨新科的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面临的诸多外账却像一座大山,压在了杨新科全家人的身上。

2016年,因为大病的缘故,杨新科被纳入了贫困户的名单里,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帮扶,使得家庭的压力变得小了起来。干不了重活,杨新科就在土地上下功夫,除了自己的土地,还承包了一些,种植柴胡、玉米、菜籽等,还养了几十只鸡,闲不住的他只要身体允许,每天都要去地里拔草。“心里也着急,期盼着能有个好收成,能还还外账,也能有钱给孩子成家”。

2018年,杨新科一家人均收入超过了贫困户标准,并且通过之前的5万元贴息贷款,每年都有分红,退出了贫困户队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每年的三次复查治疗也通过农村合疗以及镇村相关保障,能够报销大部分费用。

现在,杨新科的儿子也已经成家,并且在今年有了小孩,为了多挣点钱,儿子选择离家去宝鸡市区打工。爱人席引侠之前还能去建筑工地上打打零工,现在每天和儿媳妇一起照顾孩子。女儿今年也通过招教前往新疆教书。杨新科也通过村上争取到了公益性岗位,打扫打扫卫生,每个月都有收入。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来,杨新科全家人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宝鸡姑娘受感动接力传递爱心

今年23岁的樊敏在福建上大学,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樊敏从高中起就已经开始接触公益活动,大学期间,樊敏加入了志愿者服务社团,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不断通过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更多的人。“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平时也会去做公益活动,包括去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去完成学业,我自己从高中接触到公益活动后,在每次帮助过别人后,我就觉得自己特别的开心,特别快乐,我就想把志愿者一直进行下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更多的人”。

2019年春节,在父母聊天中,樊敏得知了杨新科的事情,就暗暗下决心,想要见见这个顽强、乐观的伯伯,回到学校后,樊敏省吃俭用,并且通过周末带家教,积攒了1000元钱。“刚听到杨伯伯的事情,就被他的乐观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生活和命运在不断的考验他,他还能笑着去度过每一天,而且没有被疾病所吓到,反而更加地热爱生活,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1000元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希望杨伯伯能坚强的渡过难关。”采访中,樊敏这样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春蚕 宝鸡市清姜小学六年级(1)班 杨子骞

一天在院子中,我突然发现脚底下有一片鲜嫩的桑叶,蹲下来仔细一看,一个蠕动的小东西——蚕,嫩嫩的,白白的,十分可爱,我忍不住将它...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宝鸡姑娘外地求学心系家乡患病老乡 乐于助人显传帮带精神)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