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南江新闻 > 正文

科技活动中用“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来源:四川科技报 2017-11-08 04:31   https://www.yybnet.net/

■ 苟淑萍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不应始于归纳,应始于问题。从问题出发,才有真正新的发现,才有知识的创新。高效的科技活动中应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问题,并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从而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竟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科技活动中用“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激趣性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技活动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如《物体的热胀冷缩》探究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学生向装有乒乓球的水槽中倒热水,看到有的乒乓球鼓起来了,有的却没鼓起来,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后头脑中立刻产生了问题“为什么”,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

发散性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如《水的浮力》课后活动中,老师先让学生玩一玩实验用具,之后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提问:“在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不明白?你还想知道什么?”等,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研究和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启发性提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科技活动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如《磁铁的性质》课堂活动中,学生了解了磁铁有指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后,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难题,给一块没有磁极的磁体标明南北极吗?”有的学生利用悬吊法,有的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充分显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铺垫性提问。科技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的过程是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一项活动内容中,都贯穿着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演变,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能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提问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从旧知识引导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实现思维的迁移。如《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科技体验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如下铺垫性问题:“我们都到公园或郊外玩儿过,那么我们是怎么去的呢?(坐汽车、坐火车、坐船、坐飞机)大家都知道哪些交通设施呢?你仔细观察过它们没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呢?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交通运输?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等。

设疑性提问。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科技活动中教师若能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探究,然后释疑解难,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养蝌蚪》实践体验活动中,有学生提出青蛙的蝌蚪和蟾蜍的蝌蚪如何区分的问题。大家的意见达不到统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饲养过程来观察,得出结论。

科技活动中用“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经历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不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南江县第二小学)

新闻推荐

巴中市纪委、南江县纪委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在省纪委、省人社厅、省监察厅召开的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表彰大会上,表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共巴中市纪委、中共南江县纪委等30个单位被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

南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技活动中用“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