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黄一峰)1月28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檀庆瑞、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章远新、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束华、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郭绪全、自治区商务厅厅长刘树森、自治区北部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瑞贤应邀出席并就广西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重大机遇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招待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明主持,中央驻桂新闻单位、广西日报社、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等区内外4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招待会。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自治区主席马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0%,这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时,章远新说,这个目标,既充分考虑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又充分考虑了今后几年广西发展的需要。投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促发展的重要动力、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更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惠民生的重要载体。要完成今年的投资目标,就要全力组织好2010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抓好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加强投资运行管理和协调服务。
在谈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我区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时,郭绪全认为,自贸区建成后,广西农业发展及对外开放合作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我区应科学调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如大力发展糖料蔗、桑蚕、柑橘、食用菌、蔬菜等,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标准化生产方面打响生态品牌,重点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特色品牌或优势品牌。充分发挥国际大通道优势,推进建设园区提升基础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软实力,努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人才队伍,掌握人才主动权,科技创新主动权、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刘树森就如何发挥好我区保税物流体系作用回答记者提问。他说,国家相继批准在我区设立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拓展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形成了广西对接东盟、面向世界的保税物流体系,为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区要加快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加快多个保税物流区域的分工协作和整合,加快外向型企业向我区聚集,加大对企业拓展东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的扶持力度,不断优化贸易方式,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合作,承接适应东部产业转移。
在提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如期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采取哪些新的举措推进开放开发,实现新的突破时,陈瑞贤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年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当前,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又迎来了新的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要采取大动作、大手笔,集中全区人力、物力、财力,用超常规举措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具体部署了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的“八大”工作。今后我区将从几个方面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一是做强大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建设大港口,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三是完善大交通,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四是构筑大物流,加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支撑体系;五是推进大城建,加快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六是发展大旅游,加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七是实施大招商,集中力量组织重点产业园区招商;八是发展大文化,加快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软实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江核心阅读: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