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兴标
“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提升柳州城市品位
灵动的山水,孕育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厚重的历史底蕴,升华着工业柳州的多元文化。
2009年,深受金融危机重创的柳州,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仍突破2000亿元和1000亿元大关;今年起“三年四千亿”目标正在实施中……广西工业之“星”依然闪烁,并当之无愧入选全国最具竞争力三线城市,且为广西惟一入选城市。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柳州的文化建设亦同步推进。
2009年9月,柳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方案,实施水上大舞台、柳州工业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电视剧《刘三姐》、军事博物园、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重建文庙、工业题材大剧和动漫电视剧《心灵之窗》十大项目,总投资超过8亿元。
市委书记陈刚、市长郑俊康对此评价说,“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又是推进“三个同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增强柳州文化软实力的创新之举,更为提升柳州城市品位,加速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为此,该市专门成立了“文化建设十大工程”领导小组,四家班子相关领导奋勇担纲,陈刚、郑俊康担任组长,还分别负责“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和“柳州工业博物馆”工程建设。(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对柳州的“文化建设十大工程”,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给予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要求全区主流媒体广泛宣传。
“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群众娱乐好场所
7月30日晚8时,沈北海宣布“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落成首演。刹那间,远古的山水、时尚的演绎、和谐同心的演唱、如雨后彩虹般的灯光,将歌声水影、天上人间连接成一处蓬莱仙境……
由陈刚亲抓的水上大舞台工程,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从今年3月16日开始招投标到7月30日落成,仅用了4个半月。项目经理邓小元说,陈刚10余次过问和检查工期,负责建设的市城投公司和责任单位市文化局,均派员现场监工质量和进度。水利、海事、航道等部门通力协作,推进工程实施。
邓小元介绍说,总重超千吨且全钢结构的水上大舞台,全长60米、宽达30米、舞台面高12米,可抗10级台风,其浮力可容纳400名演员同时表演。演员升降台、各类功能房等一应俱全,还可视表演情况将船身向江中心推出10米,舞美装饰、灯光设置、舞台造型等,既可现场献演,又可现场直播,堪称目前全国水上第一舞台。
水上大舞台由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成为全市群众自娱自乐的高档次的文艺场所。
重建文庙传承华夏文化
重建文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8月17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位于柳江河畔、登台山下的柳州文庙建设工地,数以百计的建设大军正争分夺秒加紧施工。
项目负责人李庆于介绍,占地面积约6﹒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450平方米的文庙,主要由棂星门、泮桥(状元桥)、杏坛、大成门、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论语林等组成。工程概算投资将超过2﹒2亿元。今年1月13日开工,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等三大主体工程于6月17日整体封顶。至8月中旬,已完成投资1﹒4亿元,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者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加快推进,确保今年9月28日孔老夫子诞辰2561周年,柳州的祭孔大典能如期举行。
柳州文庙重建伊始,市委、政府发出募捐倡议,社会贤达、各大企业即踊跃捐献。至8月18日,接受个人捐献已超过7万元,企业捐献多达1315万元,其中柳钢捐献500万元,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工等企业捐款多至200万元,少则50万元……
工业博物馆展示百年工业历史
郑俊康主抓的柳州市工业博物馆选址于该市第三棉纺厂区内,占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388亿元。
工业博物馆建成后,将作为陈列、展示、研究柳州工业发展历史的重要平台,充分展示柳州百年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一步丰富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传承历史,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同时,柳州工业博物馆还集工业历史展示、工业遗产保护、文化交流、科学普及、旅游休闲及工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将积极推动工业柳州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郑俊康专门致信区内外企业和友人,捐献柳州工业遗存,不论旧机器、老产品、工业文献、拓荒建厂群体及个人旧照等,均可入馆。同时组成若干小分队遍及区内开展文物调查与征集。市长信函发出仅月余,至8月中旬,即征集到工业老照片177幅,工业文物、文献资料达3000余件,目前,响应者仍源源不断。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张天韵实习生/杨懿煊)9月29日,广西电视台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分别发来贺信。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