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陈江) 2月21日,记者从全区科技工作会议获悉,2011年我区科技工作按照“强基础、提能力、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思路,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创新基础,集聚创新资源,强化产业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了科技发展“十二五”良好开局。
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去年,全区财政科技支出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自治区本级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科技贷款、融资也取得新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仅广西北部湾银行为企业发放科技贷款就超过4亿元。
基础研究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区有401个项目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1.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1.7%和191.7%,获资助项目数和支持经费增长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科技部批准依托广西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建设“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区依托高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加强,有力提高了我区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全民发明专利创造再创新高。2011年全区共申请专利8106件,同比增长58.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2757件,同比增长75.2%,发明专利增速列全国第二位。
高新技术产业助推经济跨越发展。2011年,桂林、南宁、柳州和北海4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222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总收入达239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2%;总利税达25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5%;出口创汇达21.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88%。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9家,累计达到364家。
此外,我区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也初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350”工程累计安排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270项,支持科技经费1.58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43亿元。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籼型三系杂交稻特优582被农业部确认为2011年超级稻品种,使我区超级稻品种达两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黄信文/图3月26日,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在海南启动,中国和东盟10国的200多名法律、法学界知名人士参与。中心致力推动中国-东盟间的法律合作。据悉,该中心将在云南、广西、广东、...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