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为北海市财政收入进一步实现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图为北海工业园区内工人在电子生产线上操作。本报记者 李君光 摄
本报讯(记者 高怡)4月3日,记者从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财政系统积极应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主动适应工作新常态,精心组织收入,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收入顺利实现“开门红”,增幅排名全区第一,为今年北海市组织财政收入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全市第一季度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3.5亿元,同比增加6.36亿元,增长23.45%,增幅排全区第一。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加1.95亿元,增长19.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为60.39%。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6.67亿元,同比增加1.02亿元,增长6.49%。
据了解,2014年全市财税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在全区14个地市大部分都调减了年初目标任务的情况下,北海市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财政收入127.39亿元,打了一场漂亮的组织收入攻坚战。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发展形势复杂严峻,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步入“攻坚期”的一年。会议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要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又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信心,充分利用好今年财政工作具备的利好因素:北海市经济结构较为合理,产业支撑有力,后备开工建设项目充足,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区一直处于前列,连续6年GDP平均增长16.8%、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9.35%,预计全市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以三个千亿元产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园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项目推进成效明显,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当前北海市正抢抓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快沿海沿边开放和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机遇;中央和自治区还将陆续出台稳增长的决策措施,这些都为北海市财政收入进一步实现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民警热情为群众讲解办证填表注意事项。北公宣 摄...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