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晚报为滨州渤海烈士陵园烈士寻亲⑧
□本报记者 郭 笑 朱庆光
江南晚报记者 祝建新 金钟
本报无锡4月16日讯60年前,三名无锡烈士牺牲在山东滨州。岁月如流冲淡记忆,挖掘烈士事迹弘扬其精神,尤为迫切。无锡江南报联合鲁北晚报为三名烈士寻亲:“三名无锡籍烈士的亲人在哪里?”在山东滨州渤海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297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其中有三名是无锡籍。遗憾的是,随着岁月流逝,除了铭刻在墓碑上的信息,人们无从追寻到烈士的其他事迹。为了让这三名烈士找到亲人,还原他们曾经的青春,还原他们英勇的事迹,以缅怀褒扬烈士英灵、激励鞭策后人,本报和鲁北晚报联手,即日起为三名无锡烈士寻亲。
据介绍,滨州渤海革命烈士陵园原名北镇烈士陵园。1954年11月1日,烈士陵园初步建成,对当时分散在滨州洪文、苏郭、杨家、耿家、北镇等地的烈士进行了集中安葬。在这297名烈士中,来自江苏的有49名,其中三名是无锡籍。
从鲁北晚报记者提供的图片和资料来看:三名无锡籍烈士中,一人的墓碑上所刻的姓名和档案姓名不一致,墓碑上的名字为“吕铁波”,档案资料记载的名字是“吕铁宝”。另两名烈士为宗海根和徐金林。
烈士的原始资料上有些字迹很难辨认,烈士籍贯的登记,有相当一部分和现今的地名不符。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当年登记时出现了笔误,比如籍贯是南通的张浩初烈士,原始资料上记录的是“江苏南非县”。字音读得不准或江苏和山东地方言交流不便导致记录时出错,比如土话中的“宿”和“许”容易混淆,江苏宿迁顺河区单庄子的何云飞烈士的籍贯,就被记录为“江苏许迁”。
★鲁北晚报为滨州渤海烈士陵园烈士寻亲⑨
新闻推荐
鲁北文化▲▲□刘宝德(阳信) 阳春时节,一册绛红色封面的《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论坛》摆在了我的案头。...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