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彩云
本报7月14日曾经做过一期《‘不死的癌症\’笼罩下的苦难家庭》的报道,花季少女于丽丽的不幸遭遇引起了社会上热心人的强烈关注,许多热心读者打来电话想知道于丽丽的近况,与此同时于丽丽本人也打来电话让本报替她谢谢那些好心人,一时间一股暖人心脾的感情将这个不幸的女孩与这些好心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很多读者看了报道后为丽丽惋惜
曾经数次资助贫困家庭的荆先生再次给本报打来电话,“前几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了无棣那个女孩的报道,真可惜啊!这么年轻竟然摊上了这种病,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这里有个姓耿的女士,我把这件事跟她一说她也觉得这个女孩很可怜,我们就想帮帮她,虽然只有几百块钱,但好歹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她还这么年轻会治好的。”电话那头荆先生说道。
■爱心交警要献爱心躺椅
与此同时,于丽丽也给记者打来电话,电话里她说想谢谢一位一直帮助她的好心人。“那个哥哥是滨州市西城交警大队的,他已经帮助我们家很长时间了。”电话那头的于丽丽激动地说,“我去滨州看病的时候一直是他抱着我楼上楼下地跑,他还两次来到我们家里看我,就在昨天他还打电话说给我买了一个躺椅要给我送来。”
从于丽丽那里得知,这个一直帮助他的好心人名叫崔洪武,是滨州市西城交警大队的一名干警,在得知了她家的情况后,就一直帮助于丽丽。“我想通过你们的报纸好好谢谢这个好心的哥哥,除此以外,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才好了。”于丽丽恳切地对记者说,“他真的是个好人,我们一家人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他的。”
■本报7月14日的相关报道
新闻推荐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根据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目前滨州市各类残疾人总数为26.5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左右,这其中,有劳动能力且能够从业的人数为9万人,约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4%。城镇残疾人就业...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