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牟茹茹 赵伟
通讯员 李明 王海亭 赵丛
本报讯 20日,本报《“燃眉之急”时 你能找到公厕吗?》报道引起市民的关注。针对报道中市民反映公厕数量少、开放时间短等方面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滨州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公厕管理科科长蔺玉霞。
据了解,滨州市公厕实行建管分离制度,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负责公厕的日常管理、维护和维修工作。而市区渤海五路至渤海十八路、南北至外环路的市区公厕,如厕者以行人为主,若晚上23:00之后公厕开放,如厕者较少且发生问题较多。
蔺玉霞告诉记者,夜间公厕时常被不文明人员破坏:各公厕的隔断板经常被乱涂乱画、被烟头烫得伤痕累累;公厕设施经常被盗;醉酒及滋事者随地便溺影响公厕正常使用,醉酒的市民经常在公厕内呕吐,致使公厕内遍地狼藉,污秽不堪。另外,公厕管理员每天工作17个小时左右,且年龄比较大,让他们连续24小时值班也不现实。
蔺玉霞表示,由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同时借鉴省内其他城市经验并结合滨州市实际情况,制定公厕开放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早6:00至晚11:00,11月1日至3月31日早6:30至晚10:00。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丽本报讯 持续多日的桑拿天气下,人们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即使偶尔会有短时降雨,但雨过天晴,气温仍是居高不下。中雨、雷雨、雷阵雨,临近月底,雨水的“档期”仍然...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