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房艳梅 通讯员 王红霞
孙亦康,2006年9月出生,沾化县冯家镇孙家村人。在出生35天后,父亲孙文桃因车祸不幸去世,在出生80天后母亲李美(化名)将他留下改嫁他乡,小亦康从此跟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出生不足百日便失去了双亲
小亦康的父亲是一名复员军人,回到家乡以后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李美,两人相识不久便结了婚。两年后幸福的小两口有了一个宝贝儿子,取名叫孙亦康。自从有了儿子,更是给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增添了温馨与快乐。孙文桃结婚以后主要靠在村里开拖拉机,自打有了孩子,他的干劲也更足了。
小亦康出生35天那日,孙文桃像往常一样跟妻子和儿子道别以后就出门干活了。可就在孙文桃去干活的路上,因遇车祸不幸身亡,也让这个刚刚出生35天的小婴儿从此失去了父亲。李美一时无法接受丈夫车祸身亡的事实整天以泪洗面,30多天的孩子又一直在身边哭,让年轻的李美几近崩溃。小亦康的爷爷前几年得肝癌去世了,小亦康年迈的奶奶因无法承受丧子的痛苦也病倒在了床上无人照顾。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原本幸福的家也被压垮了。
李美在孩子出生80天那日,因无法忍受那样艰苦的生活而留下孩子改嫁他乡。刚满80天的小亦康变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从此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过着清贫的日子
小亦康的奶奶因年迈多病,平时就靠低保和孙文桃的照顾而生活。自打儿子去世,儿媳离家出走以后,老人家在独居的老院里搬到了儿子结婚的房子里开始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
在小亦康的家里,记者看到的是已不多见的土坯房。外屋里放了做饭用的东西,里屋是祖孙二人的卧室。仅靠低保无法维持一老一小的生活,于是老人家便背着襁褓中的孙子出去给人拔草、拾棉桃,后来稍大一点的小亦康就跟着奶奶一起去地里给人干活。本应是安享晚年的老人和躺在爸爸妈妈怀抱里听故事的孩童,却因家庭的变故顶着烈日在地里给人拔草、拾棉桃,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小亦康到了该上学前班的年龄,老人为了能让孙子像平常孩子一样长大,便去找亲戚借了200元钱为小亦康交学费。一次接小亦康放学的路上,看到很多孩子都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一元一根的烤肠吃,小亦康虽是满眼的渴望却也是闭紧嘴巴不跟奶奶要。老人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也给小亦康买了一根,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孙子,老人流泪了。看着流泪的奶奶,懂事的小亦康说:“奶奶别难过,我吃一次知道啥味就行了,以后再也不会吃了。”
>>>蒲园管理处职工用爱心温暖童心
7月7日,滨州市蒲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小亦康送去了20多名员工募捐的2500元钱,还有书包、图书等文具,以及火腿肠、牛奶等食品。
滨州市蒲园管理处主任沈波告诉记者,他们对孙亦康的捐助会一直持续下去。据了解,他们会承担从现在起至孙亦康大学毕业的所有的学费,此外还会不定期的去看望他,给他带去生活及学习的所需物品。等孙亦康放寒暑假的时候,还会把他接到滨州跟大家团聚,让孩子的心灵上多一些温暖。
新闻推荐
▲老年大学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彭焕荣老两口经常夫唱妇随,其乐融融。>>相关链接 市老年大学是滨州市创办最早、专业学...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