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家住滨州经济开发区水清木华小区的孟庆和老人打来电话,称他去农村信用社馨露分社存钱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疏忽,冤枉了给他办理业务的营业员吴云洁,想通过本报向她表示歉意。
□本报记者 高超
>>>“凑齐的6500元,咋成了5000元?”
几天前的一个中午,孟先生带着500元钱,又分别从住所附近的农行、邮政储蓄所各提取3000元,共6500元现金一并放在大衣口袋里,来到农村信用社馨露分社打算存到存折上。
值班的营业员吴云洁,接过老人的现金,放入点钞机点数后,却告诉老人现金数目为5000元。
“不可能,一共是6500元才对。”孟先生反驳道,自己取了钱哪也没去就来到信用社,“不会有错的,钱都放在一起,要丢的话,不可能只丢1500元呀?”
但是,吴云洁反复清点后,发现还是5000元。随后,老人拿出在农行和邮政储蓄所的取款回执,认定自己给营业员的现金就是6500元。这样,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了起来。
>>>从信用社还是找不到“少的1500元钱”
分社主任与其他同事闻讯过来,与吴云洁再次核对账目、清点现金,但是两次清点和监控录像,都证明吴云洁收到的现金只有5000元。
一时间,老人和吴云洁都急坏了。
这时,分社主任提议,最好从源头上查找一下问题所在。于是,他叫上一位同事带老人先赶到农行黄河支行。这里的监控录像显示,老人确实提取过3000元现金。
>>>“消失的1500元钱”终于找到了
他们一行人随后又赶往老人取过钱的邮政储蓄所。
“您可算来了!”他们一开门,里面的工作人员忙迎上来说。
原来,储蓄所在清点现金账目时,发现多出了近1500元,工作人员正在查找问题所在,当老人进来时,他们就弄清了事情原委:原来,营业员在给老人办理取钱业务时,误将15.00元手续费,当成了1500元给扣下了,给老人的现金只有1500元,而老人却误以为是3000元,数都没数就放进了口袋里。
这下,吴云洁与同事们都松了一口气。可是,孟先生却不好意思起来,重新存好钱后,就离开了信用社。
事后,孟庆和老人觉得自己错怪了营业员小吴,越想越觉得过意不去,遂拨打了本报电话,说出了自己想向吴云洁道歉的想法。
新闻推荐
韩伟祥透过暖箱,看自己的孩子□本报记者 崔希彩 通讯员 郭庆花 赵岩儿女双全,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家住高新区小营办事处小前村、今年25岁的韩伟祥...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