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彩云
本报讯 3月19日,本报“爱心档案”栏目刊登了一篇《无助母亲欲卖肾为孩子筹学费》的新闻报道,不少热心读者在得知情况后都纷纷打来电话询问张梅花一家的具体困境,也有不少好心人通过本报联系到了张梅花并给她和孩子送去了救助金,3月25日,张梅花再次给记者打来电话,在电话里她告诉记者,滨州火天印社的好心人给她和孩子送去了2000元救助金,她想通过本报对好心人表示感谢,同时她还告诉记者,她已经在家附近的小工厂里找到了一份工作。
张梅花一家的不幸遭遇被众多热心读者获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询问这一家具体情况的电话,“我是一个外地人,现在在滨州博兴的一个镇上打工,那天从报纸上看到了张梅花一家的事情心里很难受,我是个打工的赚的也不多,也帮不了多少,看到他们家的情况心里又不落忍,我就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帮这一家子吧!”打来电话的人自称姓吕,是一位来自沂蒙山区的打工者。
3月25日一大早,记者就接到了张梅花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听起来已经少了几分无助,多了几分希望,“滨州‘火天印社\’给我送来了2000块钱,我一直想着谢谢人家,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表示,所以就想通过你们表达一下谢意。”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给我打过电话,问我和孩子最近的生活情况,有的好心人还说要帮我们,我心里真挺感激他们的。”张梅花在电话里对记者说道,“这两天我总算是在附近的一个小工厂里找了份工作,一天能赚三四十块钱,可是时间上还是比较自由的,接送文静上下学就耽误不了了。”
众位好心人的慷慨援助让张梅花一家暂时脱离了困境,张梅花在感恩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起以后的生活,,“不管怎样还是感谢你们,是你们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才让我的孩子能继续上学,也许以后这样的困难还会出现,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尽力让孩子们完成学业。”
新闻推荐
滨州市交警部门将整治观光车 对无法证明属于观光车和机动车的,按照拼装机动车依法处理
记者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了解到,交警部门决定于即日起对全市范围内的电动、内燃观光车(以下简称观光车)进行整治。观光车不悬挂号牌、不遵守交通信号违法行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市公安局交...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