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滨城讯(记者 邵一娟 通讯员 樊徳强 报道)近年来,为提高企业合同信用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滨城区工商局深入推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创工作。
加强宣传,提升“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影响力。大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扩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引导企业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经营理念,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特别是鼓励、扶持小微企业开展申报,扩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社会覆盖面。
严格把关,确保“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质量。对“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严格流程,全面考核,并组织银行、人社、法院、建委、税务等部门共同评审、征信,共同对申创“守合同重信用”称号的企业进行审核把关。同时通过企业所在地工商所进行调查摸底,充实企业信用信息库。
开展培训,加强企业自律监管。针对企业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培训,并组织企业认真学习《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详细讲解《合同法》、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合同管理等理论知识;指导企业建立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学习培训“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条件、认定程序和认定标准;引导企业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推动示范文本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企业合同履约率;推行合同备案制度,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行政指导,实施跟踪回访动态监管。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开展信用动态管理,适时发布信用预警,预防企业信用下滑。另一方面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保持信息沟通,实现联动,探索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已获得“守合同重信用”称号的企业实行跟踪回访,利用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网上公示系统将企业纳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经查实申报企业或已认定企业存在弄虚作假、合同违约等失信行为的,实施“一票否决”。
去年以来,滨城区共有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6家、省级5家;今年上半年,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相关手续已上报滨州市工商局。
新闻推荐
谁扶?扶谁?咋扶? 沾化实施“五大工程”精准施策扶贫攻坚本报通讯员 陈方明 唐志琦 霍建勋
...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