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关于城市中的不文明现象众说纷纭,而有关乡村不文明现象的谈论却略显单薄。有一个观点说得好,“所谓农村问题,都是中国问题”。作为几年前从乡村走出来的农村人,每次回乡都有不同的感触,这里只以自己碎片化的观察与思考,写一篇关于乡村不文明现象的文章。
上学无用论日渐抬头
这是农村未来发展的最大隐忧。在劳动力成本高涨的今天,农村孩子不去上大学,初中或是高中毕业后即工作,短期看,不但能够节约开支,也确实能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但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农村孩子的上升通道确实比较狭窄。近几年,村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跑业务、做销售等方面,而在村里人看来这是“不体面”的。而“谁家有大学生,谁家的房屋就比较破旧;谁家有大学生,谁家就晚抱孙子”的现实,也让部分人对子女继续求学心里打“退堂鼓”。
因此,如今春节回家,听见“谁谁家孩子学习真好”的声音少了,“谁谁家孩子真有本事,学都没上就自己闯”的声音多了,向“钱”看的思想让“上学无用论”有所抬头。
环境、食品等污染问题严重
乡村的环境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是垃圾污染。由于没有像城市一样的保洁体系,各种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垃圾成堆。特别是白色垃圾污染,使得曾经美丽的乡村色彩变得单一。
其次是水污染。农村水的污染具有多重性,既有生活污水的污染,也有化肥、农药使用不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还有工业企业随意排放废水导致的工业污染。与雾霾一样,水的污染对村民体质的潜在影响极大,因为农村的自来水取自地下,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净化,污染的水下渗后,直接被人饮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就是土壤污染,直接原因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土壤结构改变并形成毒性残留。此外,乡村里的食品污染同样不容忽视,由于缺乏基础条件及完善的监管机制,农村小超市里往往销售很多不知名的垃圾食品,以及各种叫不上名称的廉价饮料。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滨州调查队)
新闻推荐
...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