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刚 实习生 孙悦宸 本报通讯员 李荣新 曹娟娟
深秋时节,记者驾驶轿车行驶在滨州市西外环西延滨城区(杨柳雪镇)“乡村连片治理”乡村道路上。一路行来,道路虽然与城市道路相比要窄,但是平整整洁。车窗外路两侧是绿中泛黄的垂柳,迎风摇摆,绿影婆娑。在绿树鲜花的掩映下,或红瓦白墙、或红瓦黄墙,美丽如画的鲁北乡村景色宜人。
七转八拐,驱车来到滨城区杨柳雪镇莫李村,十几间宽敞明亮的村“两委”办公室就新建在村东头。办公室前是文体广场,广场四周坏绕着“四德五好”宣传栏,灰瓦白墙的徽派影背墙已经成为该村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今年滨城区在杨柳雪镇实施了“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按照规划,主要在项目区实施道路升级改造、排水沟设施改造、村容村貌改造、村庄绿化等多项工程,惠及人口0.41万人。像莫李村一样,该镇还有时张、孟东、孟西、刘郑庄、安家、周集等6个行政村今年列入了该项目。
目前,各村除了高标准完成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居美化、街巷亮化“四化”建设任务,同步推进城乡规划、公共交通、治安监控、医疗服务、文体设施“五覆盖”工程外,整个片区7个村还实现了柏油路村村互通,水泥路、砖铺路户户相连,耕地内生产路全部硬化,沟渠实现了联网互通,旱能浇、涝能排。
对于项目的实施,广大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该镇采取“外力帮扶+群众自助”的形式破解建设资金难题,建立起“财政补一块、集体筹一块、村民集一块、社会帮一块”筹资模式,先后筹资1121万元,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针对项目工程量大、投资额高,7个村庄存在经济条件不同等问题,杨柳雪镇在项目实施上因村施策,梯次推进。对各村分类排队,聘请设计院专家分别制定个性规划,确定出每个村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解决办法。同时,坚持项目推进先易后难,在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方面展开逐项整治,确保整治一项,完成一项,巩固一项。
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完成投资730万元,其中绿化投资179万元;道路硬化5.4公里,巷道建设2公里,排水渠衬砌22公里,人行道建设1.2公里;喷刷外墙漆10万平方米,粉刷墙壁画2000平方米;拆除违建、室外厕所158余处;清理“三大堆”78处;开挖清理池塘1处,动土1.2万立方米。
此外,各村都选取了适合自己的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如安家村搞草莓采摘、周家村搞畜牧养殖、时张村搞樱桃谷鸭养殖,孟东村搞休闲垂钓、梦西村搞蔬菜种植、大刘村搞苗木种植、莫李村搞体验农业。这些项目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搭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产业平台。
“以乡村连片治理为契机,下一步,将加快7个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提升力度,打造独居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经济产业形态,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推动全镇农业向规模化、休闲采摘体验农业迈进,‘接二连三\’,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等教育产业项目落户杨柳雪,全面推进‘绿色宜居地、红旗杨柳雪\’新型城镇化建设。”杨柳雪镇党委书记张洪柱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政报道)9月8日,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市政府秘书长袁朝晖到滨州市实验幼儿园走访慰问。在市实验幼儿园,袁朝晖听取了幼儿园发展情况汇报,与老师们亲切交流。袁朝晖指出,孩子的初期教育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