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科学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旋律。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利辛县王人镇党委政府在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平安、富裕、和谐新王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了市政府表彰的“科技工作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支持工业经济和全民创业发展先进单位”,县委、政府表彰的“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党委”、“县域经济发展先进乡镇”、“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也取得很好的成绩。
———题记党委书记王卫利
王人镇俗称王老人集,是利辛县西部种植、养殖大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西南与阜阳市颍东区、颍泉区毗邻,东北与利辛县永兴镇、巩店镇接壤。全镇国土面积7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81个自然庄,327个村民组,18000户,64350人,耕地面积7.2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这个农业大镇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皖北强镇的呢?近日,记者在有关部门推荐下走进王人镇。了解到该镇科学发展,不断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发展为上 民生为先
近年来,王人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开创了王人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夯实了新一轮跨越腾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锻炼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培育了艰苦创业、大胆创新、争先创优的实干精神,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良好风气。其有益经验很值得全省各地乡镇借鉴。第一,创新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该镇已取得的发展变化,正是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的结果,是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主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第二,集中全部力量,打造发展平台,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该镇战胜种种困难,建起了曹店工业园区,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为今后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加强作风建设,锻造一流队伍,是干事创业的关键所在。思路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抓思想建设以保持其蓬勃朝气,抓素质建设以保持其昂扬锐气,抓作风建设以保持其浩然正气,为干事创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第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发展的根本保证。正如该镇党委书记王卫利所说,“机关效能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推手,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发展干,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这样王人镇的发展才有优势、有活力”。第五,大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发展,是快速发展最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实现镇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6年以来,他们先后引进外来资金近5个亿,招商引资成为拉动该镇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第六,着眼民本民生,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
科学发展 成绩斐然
“三农”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村工作历来都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的重中之重。王人镇作为利辛县西部种植、养殖大镇非常重视“三农”工作,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2011年,实现粮食总产5.5万吨,年增长16.7%。实施玉米振兴计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增设施农业350亩,药材500亩。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全镇共成立农业土地流转合作社18个,流转土地12600亩。积极创办王人镇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实施了包括“印象江南”大酒店、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经济作物种植园、花卉展示温室大棚、农事采摘体验大棚、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棚、休闲垂钓中心、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园区新铺设水泥路面近15公里,疏通中沟2条,小沟60余条,新建桥涵50余座,新打机井22眼,配套建设了供电、供水、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林业生产累计植树近20万株,其中,经济林木近5万株,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同时加强防疫,建立档案,实行集中免疫与每月补免相结合,免疫密度达100%,达到大牲畜存栏2707头,生猪存栏22403头,山羊存栏2564只,家禽存栏20.58万多只。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农田水利设施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协调解决吴营新农村建设遗存问题,落实了辛车村寿头李庄和王维村蒋庄旧村庄改造,曹店新村新建住房近500套,五里新村建设新村住房80套。共实施土地置换520亩,完成土地复垦1160亩。去年12月份,该镇成为全省农村环境保护连片整治暨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工作现场会观摩点之一,工作得到肯定。
招商引资繁荣王人
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招商引资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发展增速具有强力推动作用。发展镇域经济,要牢固树立“年年都是招商年,月月都是开工月,天天都是环境日”意识,时刻不忘“工业主导发展,项目带动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深入推进全员招商,加快形成上下齐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依托贴近阜阳经济圈优势,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发展一方、建设一方、繁荣一方的要事来抓。 2006年以来,该镇共引进工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总额4.8亿元,其中,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个。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近2000人。积极创办王人镇工业功能区,入住了丽颍服饰有限公司、臣峰服饰有限公司、春禾企业、上海国月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利辛分公司、赛瑞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鑫源纸业有限公司、源林牧业有限公司、利仁牧业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目前,园区道路通畅,道路两侧及厂区内部的绿化、亮化、排水、供电、供水、沼气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共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入700多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9000万元,实现农民工进园就业600余人,年产值达1.2亿元,年税收200万元。
规划集镇 改善面貌
在乡镇,集镇建设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可以反映出该地的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在集镇建设方面王人镇突出规划引领先行,完成了新一轮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和谐大道区域规划。启动了北城街新区、西城街新区、和谐大道新区建设,截至目前,新区总计开工面积近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近1.2亿元,建成住房320套,商铺586间,已建成有水、电、通信、路灯、标识、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区道路2000多米,大型农贸综合超市2个,新建幼儿园一座,改水改厕103户。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集镇道路6.5公里,新修和谐大桥一座,启动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修建了自来水厂和王人镇客运站,在阜涡路西侧新建两座水冲式公共厕所并投入使用,落实了农村垃圾环保项目———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建设,购买了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启动阜涡路改造和阜涡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阜涡河清淤,完成了排水设施和电路的整改,对阜涡路两侧及阜涡河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在阜涡路、文明街、向阳街、和谐大道、马王路等街道安装路灯236盏,栽植了常青树和花草,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建立专业市场,对商品贸易归行就市,彻底解决骑路逢集现象,成立了街道管理组织。加大了拆违力度,共拆除集镇店外违障建筑560余间,街道秩序和集镇面貌明显改观。
以人为本 发展民生
以民为本的重要体现就是执政为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王人镇为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发展成果,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用实践证明了“人民政府为人民”。新建了曹店敬老院、王维敬老院和西城老年福利中心,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全镇入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近300名,集中供养率达70%,逐步完善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两所敬老院的管理,提高供养服务质量,把敬老院办成为五保老人快乐的家园。新建了15座农民文化书屋,新建了王人镇综合文化站和王人镇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落实镇、村无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镇有线电视用户安装率达到80%以上,网线覆盖面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连年参合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村为主,乡负责,县指导”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实行个案调度,狠抓“四项手术”落实,规范社会抚育费征收,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扶、特扶、优扶三项制度,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有效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深得民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颐民意,兴千秋伟业;举全力,绘古镇新图。而今,在王人,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正可谓是风生潮起。置身在这里,感受到的是沸腾的生活,看到的是奔驰的快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富裕文明生活的美好前景——条条大道开拓延伸,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已经或将要开工的项目有序推进……这一幕幕是王人科学发展促和谐,以人为本谋和谐的精彩缩影。
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一眼望去,村庄整洁、道路宽畅、一个个美丽乡村,如颗颗明珠般熠熠生辉;在这里,人们生活幸福有保障。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就,生动地勾画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利辛璀璨明珠——王人镇科学发展的美好画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由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创评选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等部门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华之春·中国民族歌曲演创大赛日前在京揭晓。利辛县政协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刘鸣创作的《...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