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利辛新闻 > 正文

“变废为宝”乐农家 □本报记者 曾莹莹/文 图

来源:亳州新报 2012-10-30 16:59   https://www.yybnet.net/

退休村干部李德民:我今年70岁了,过去是这个村的村委委员,看到俺村变化那么大,我特别高兴。通过旧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大家都住上了楼房,我两个儿子一人一套小洋楼。我们老年人住不惯楼房,村里还给俺建了过渡房,就在新村附近,也是统一样式。闲着没事,我就到附近广场上、小公园里转转,散散步,心情特别好。我现在还在村里帮忙做些村民的协调工作,我最大的?村民李芳芹:俺家种了三亩二分地,种的全部是玉米,连棒子带秸秆全部卖给奶牛场了,比过去种豆子一亩地多挣八九百块。俺家是去年搬到新村的,两层小洋楼,170多平方,现在装修好了。儿子大学毕业在合肥工作,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儿子在合肥买套房子,等儿子娶了媳妇,回家看看我,在家住几天,我就心满意足了。村民在大棚内为蘑菇去根诸王社区新禾幼儿园打工青年张金磊:我一直在北京打工,这次回来是想看看能不能在家搞点种植。现在家里各方面环境都越来越好,我也想自己创业,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低,而且在家里也方便照顾孩子,照顾家。我现在正在联系承包土地的事,打算承包100多亩地,种植水果,承包一亩地大概需要800多块钱。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事业做好做大,种植做成功了,以后我还要做养殖。

■美好名片:诸王社区位于利辛县永兴镇东部永兴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内,总人口5436人,辖17个自然庄,24个村民组,耕地7489亩。去年,诸王村更名为诸王社区,该村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是亳州市建设“美好乡村”的精品村之一。

■美好图景:10月24日,走进利辛县永兴镇诸王社区,占地1.2万亩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显得特别磅礴大气。一片片玉米正在丰收,一排排猪舍宽敞明亮,一棚棚蘑菇长势良好……在深秋阳光的映照下,产业园显得分外迷人,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两年前,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如今,在循环产业理念的指引下,该产业园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循环发展之路。

秸秆养牛粪种菇

在诸王社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内,187座双孢菇大棚鳞次栉比。一座大棚内,两名村民在摘蘑菇,几名工人从棚内将一筐筐摘好的蘑菇运到车上。

“现在正是蘑菇的产期,一直可以产到明年春天。”诸王社区支部书记李绍法说,这些大棚都由诸王社区村民承包,一座大棚的年收入可以达到8万元。

村民们生产双孢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牛粪。社区里有一个奶牛场,村民们只需出点力气将牛粪运出,便可免费使用,这样一来一座蘑菇棚便可以省去4千元的成本。

作为伊利奶业的鲜奶基地,安徽正源牧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奶牛3000头,已发展成为亳州市乃至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

在该公司,玉米秸秆像一座座小山堆放在院内。李绍法告诉记者,这些秸秆是奶牛的储备饲料,也是诸王社区种养循环经济的一部分,“这不但解决了秸秆大量丢弃或者焚烧的浪费,还给农民带来了一笔收入”。

走在诸王社区,可以看到一片片的玉米地。空旷的场地上,村民们都在忙着晾晒玉米。村民林虎种了十几亩玉米,秸秆按6分钱一斤全部卖给了奶牛场,平均一亩地能多赚300元。

“秸秆养牛,牛粪生产蘑菇,蘑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葡萄等水果,这种变废为宝的种养循环,既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李绍法说。

猪圈里面种蔬菜

诸王社区四丰农牧有限公司,通过三年的试验,证明了种养结合的成功。

在该公司一座大棚内,记者惊奇地看到,这里不仅养殖着300头猪仔,同时还种植了大量的蔬菜。大棚内用钢管做成的护栏隔成一个个区域,每隔一个猪舍就种植一片蔬菜,有黄瓜、辣椒,还有南瓜,闻不到传统猪舍的刺鼻的臭味。

“猪呼出的二氧化碳被蔬菜吸收,蔬菜产生出的氧气再被猪吸收,这样不但可以实现气体的互补,还可以实现温度的互补。”四丰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传涛打趣道,“这里通风好,光照也好,增加了猪的抗病能力,你看,它们一个个都活蹦乱跳的,我猜他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好了。”

李传涛说,这种模式可以让该公司直接增产10%左右,“这10%就是纯利润了”。目前,他的这个发明已向安徽省科技厅申报了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通过“粮食生产一养猪场一沼气池一大棚、日光温室;粮食生产一畜牧养殖一沼气池一水产养殖;粮食生产一养牛场一蚯蚓一养鸭、养鸡一养鱼;粮食生产一养牛场一食用菌;粮食生产一畜牧养殖一有机肥料一露地蔬菜、粮食生产”等形式延长产业链,诸王社区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种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种养循环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村里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

据永兴镇党委副书记陈安彪介绍,目前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直接带动1000名群众就业。通过3至5年的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辐射带动周边数万农民就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将达10000元以上,并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宜居宜游新家园

中午11时,诸王社区新禾幼儿园的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这所公办幼儿园位于诸王社区新村中部,占地7亩。幼儿园今年9月1日正式开园,分小、中、大三个班,村里的160余名儿童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学生。

“过去没有幼儿园,村子里的孩子们都是从一年级开始上学,现在孩子可以早入校学习,家长们也可以抽出时间干点活了。”村民徐英说。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把17个自然庄规划在一个集中居住区。新村规划建设1360户,占地1000亩,在3-5年内完成。

诸王新村居住区位于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两侧,按照“田园、绿色、环保、科学、务实、创新”的理念设计,居住区一期工程388户已全部建设完成,每户均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 新村中心还设置了一个污水处理站,处理村民生活用水,该站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00吨。

截至目前,新村已搬迁入住70%,二期400套住房正在建设之中。新村规划建成整体划一的两层小楼,村民李敏抽到了靠近路边的房子。

借助便利的交通,李敏开了一家小超市。在她的回忆中,过去的村庄交通不便,低矮瓦房,“阴天下雨就一腿泥”,现在“村里建了小广场,没事就出去逛逛,锻炼锻炼,在村里也能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了”。

为优化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娱乐水平,目前该村黑凤溪生态公园正在紧张建设之中。 黑凤溪生态公园依傍阜蒙河及阜蒙河故道之间新月形自然地貌修建,公园内建有假山、小桥、廊亭、水榭、珍贵花木、林间小道、生态农家乐餐厅等;建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相应体育设施;内有极具利辛特色的猴戏表演和近百亩垂钓放养鱼场。黑凤溪公园的建设将使诸王村具有城市般的生活品味,并成为宜居宜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美好启示

种养循环 科学致富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延伸农业产业链,就不可能使农产品具有高的附加值;不重视生态链和循环链,就不可能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诸王社区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创建了“三链”合一、“三效”融合的方式,以优势特色农业为载体,围绕产业链,突出生态链,形成循环链,促进其融合互动,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统一的目标。

采访中,村民们对秸秆“有处放”表示很高兴。村民林虎说,过去村民们收割后的秸秆都是就地焚烧,虽然知道会污染环境,但也是无奈之举。现在有奶牛场回收,即使农忙不得空,也要请村邻帮忙将秸秆拉到奶牛场里去卖,“卖多少钱没关系,现在最起码不污染环境了”。

诸王社区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无论是现代农业基地建设,还是规模化养殖小区,当地农民都占绝大多数,充当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角色,这就使循环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民自身利益紧密相连,大大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新闻推荐

感受新风貌乡村采风行

曹店新村展新颜花间寻访乐融融生态园里拍照留念王人镇副镇长为小记者介绍现代农业11月3日,亳州晚报小记者活动中心组织高年级小记者到利辛县王人镇开展“美...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变废为宝”乐农家 □本报记者 曾莹莹/文 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