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新民居让家靓起来

来源:亳州新报 2010-09-14 18:01   https://www.yybnet.net/

如今,亳州市新村建设已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快速崛起的别墅群,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张延林/摄 几位村民在徐光英家中做客。 杨庄新村二期工程现场

□本报记者 蒋海涛 实习生 李占领

如今,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变美了。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村子里出现了一幢幢别墅楼、一处处新住宅,这无不显示着亳州近些年农业发展的成果。

农民住别墅  梦想成现实

自来水、水泥路、太阳能热水器、小别墅、活动室……看着村子近几年的变化,谯城区淝河镇杨庄新村村民刘志亮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自2006年5月,淝河镇原来的杨庄村、曹桥村、丁老家三村合并成新的杨庄村,自那以后,新规划的950亩土地上,便掀起了新村建设的浪潮,一期工程完成后,这里已经迎来了387户居民,刘志亮便是其中之一。

“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搁在十年前我想都不敢想,要不是党的政策好,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致富路子,老百姓哪有钱盖这样的房子啊。”站在自家楼房前,刚刚搬进来不久的刘志亮向记者介绍了整个新村的建设情况。

和刘志亮一样,村民耿敬志也刚搬进新居不久。“住在新建设的小区里,感觉和城里没什么两样,超市里啥都卖,生活方便得很。原先的老村子比较零散,房屋拆掉后节约了不少土地,这些地整理好后分给我们老百姓,又能继续种庄稼。”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耿敬志高兴地说。

谯城区淝河镇杨庄新村自2009年3月份动工以来,如今已经建成了505户住宅楼,完成搬迁387户,其中田庄自然村进行了整体搬迁。这个规划住宅为1786户的新村,目前二期工程正在有序进展。

该村总支书曹涛介绍说,这些新建设的住宅,不仅外观好看,建筑设计较为实用,房屋质量也绝对过关。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群众会议,采取抽签、公示等方法,确定各家各户的住宅地点。”曹涛说,定好每个住宅的位置后,为确保建筑质量,他们组织村民代表,共同来确定由哪个工程队施工,建筑用材的选购、施工质量的监控等,也都有村民全程参与。

新村新内容

感受新变化

和杨庄新村相似,如今仍在建设中的蒙城县王集乡潘王中心村,已经有不少人家搬迁进来了,住在两层半的小别墅内,百姓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

徐光英原本是潘沟村的村民,常年和爱人一起外出打工的她,看到家中住房条件变化如此之大,脸上写满了幸福。

“我们家住的是两层半的别墅,不光外观上看起来舒服,住在这宽敞的房子里,心里头也觉得敞亮了许多。这比先前家中的平房好多了。”徐光英笑着说,今年他们家有两件大喜事:一个是新房子建成,乔迁新居;一个是儿子结婚,成家立业。

在徐光英的家中,生活变化处处可见。全自动洗衣机、燃气灶、空调、抽水马桶……这些城里人的生活用品,如今已经走进了平常百姓家。

“刚开始使用燃气灶还觉得不太习惯,总担心做出来的饭味道不好,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使用,感觉这真是太方便了。”徐光英说,以前他们家都是烧柴做饭,每到夏天厨房里就热得受不了,烟熏火燎下,灶台上还会落下许多灰尘。

徐光英介绍说,等整个新村完全建好后,路边安上明亮的路灯,村内配上休闲、运动设施,她每晚都会和村民们一起去散步、聊天,享受幸福生活。“现在种田全部是机械化,农村人已不再像原先那样,靠力气挣口粮了。以后的生活肯定还会更好,城镇化建设加快,咱也能自己做生意,自己办加工厂,不需要再去外地打工了。”

集中建新房

土地复垦忙

潘王村村委会主任潘文友说,集中建房,不仅房屋的结构设计得很合理,外观很美观,建成后村内的各种配套设施也能够很快完善,老百姓很快就能过上实实在在的小区生活。同时,合理的规划,也节约了不少土地,原本几个“空心村”占地600多亩,集中起来后,只用了300亩。复垦出来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

但建设新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个别村民对所抽选的宅基地不满意、困难户资金少建房难、旧房屋拆迁难等问题,几乎在每个新村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对此,谯城区淝河镇杨庄村总支书曹涛感触很深。

“为了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对那些在规定时间内实施搬迁的农户,按现有人口每人补助1000元,这大大调动了群众建设新村的积极性。”曹涛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他们动员党员、村民代表率先带头建设,带动大家掀起建设新村的高潮。

曹涛说,去年12月,新村一期工程结束后,就已经还原了土地460亩,今年计划在年底前再搬迁四个旧村,还原土地960亩。“我们村共18个自然村,力争三至五年全部实行搬迁,计划复垦土地2260亩,节约土地780亩。”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杨庄村原来的旧宅处,土地已被复垦,绿油油的豆子长势正旺,附近的杨庄新村在绿色的掩映下,显得生机勃勃。

■十年背景

蒙城县王集乡潘王中心村、谯城区城父镇刘楼新村、利辛县西潘楼镇于寨新村……

十年来,亳州市新村建设已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规划479个,已开工建设新村183个,越来越多的百姓过上了城市小区化生活。

据了解,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亳州市按照“巩固一批、新增一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省、市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土地规划调整,加快农村建设等各项规划工作;按照农民居住区“向城区集中、向小城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的要求,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同时,亳州市还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和典型建设经验的宣传,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上水平。认真落实各项富民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速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条件。

新闻推荐

亳州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受省肯定

本报讯(记者 张珍)9月26日,省文化厅调研组来亳州市调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对亳州市大力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生活给予了高度肯定。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谯城区古井镇...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智障女子昨日返家2010-09-15 18:00
评论:(新民居让家靓起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