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给她拍个镜头,让她说几句种旱稻受灾的事……”两个中年妇女边说边乐呵呵地推拽着一个岁数稍大些的妇女到笔者面前。
“甭、甭、甭,我说不到正坎上去,找个会说的……”被推拽的妇女笑得合不拢嘴吧,直往后躲。
“你别跑唉,又不是让你上电视镜头,就是核对一下你家受灾水稻、玉米、大豆的农业保险理赔款可有差错!”村干部看着笑成一团的村民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俺急等着赶集去。你说的是今年水稻受灾赔俺家的钱呀,全打卡上啦!共赔五百多块……”
“你叫刘文莉,跟姜怀文一家的,你家2亩旱稻因气候变化导致没出穗,理赔480元,玉米因倒伏受损1亩,理赔36.48元,两项合计516.48元,对吧?”随同的镇干部拿着村里公示的大本子对照着说。
“对、对、对,不错,你们这当干部的就是认真,俺这粮补本上正好就打这些钱!”她边说边把粮补卡递了过来。
“你看看俺的补多少?好像有点不对呀?”头戴棉帽的老人汪志忠主动挤上前去问。
“你家大豆报灾4亩,核灾1亩,理赔24.32元,玉米报灾5亩,核灾1.5亩,理赔54.72元……也全打卡上啦!”镇财政所的工作人员逐项解释说。
但老人还是不明白为啥核灾亩数这么少。工作人员接着把他家大豆肥料上多了,玉米水灾等原因细讲给老人听,直到老人满意地点头离去。
“现在国家的政策要多好就有多好,你一亩地投保3块钱,剩下的80%投保费全是政府的,俺村里的文化人都把这编成歌:政策性农业保险好,种田受灾风险小,种地吃了‘定心丸\’,灾后赔钱乐呵呵!” 纯朴厚道的村民们围着采访的笔者乐呵呵地说。
这是笔者采访政策性农业保险这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刚进村庄的一个场景。从现场抓拍到的许多镜头细细品味,着实让人感到寒冬处处暖融融,灾后村民乐呵呵,从小村庄的祥和之美中也让人听到村民们享受着一项又一项民生工程带来的惠民福音。
陪同采访的蒙城县财政局小涧财政所所长李修山看着乐呵呵的村民,也情不由己地夸赞起政策性农业保险这项民生工程的惠民之处。据他介绍,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安徽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2009年蒙城县小涧镇进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镇财政所为依托,成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依照农业保险政策及承保理赔操作流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经过三年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全镇承保小麦105667亩,投保率达98%,理赔4694亩,理赔金额164770 元;玉米、大豆投保率达95%,玉米6557 亩,理赔金额233144元,大豆4356亩,理赔金额113522元;水稻362亩,理赔金额86880元。
种田受灾,政策惠民;一组数字,利民情怀。政策性农业保险这项民生工程让村民们种田吃了“定心丸”,这不仅增强农民种田的抗御风险能力,而且促进了支农方式的转变并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采访归来,我这个地道的农家子弟构思出一幅民生工程惠民的漫画,题为《政策惠民,受灾村民乐呵呵!》。你瞧,我的这幅漫画——一户幸福的三口之家,在伴有冰雹的瓢泼大雨下撑起写有‘农业保险\’字样的太阳伞,乐呵呵地站在绿油油的田地里指划着……
新闻推荐
39岁的王殿勇,是蒙城县小涧中学一位普通的体育教师,勇救落水者、拾金不昧,多年来谱写了一曲曲赞歌。 早在1990年上高中二年级时,王殿勇就曾在蒙城一中附近护城河中救过一名落水妇女,并悄然离开。事...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