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孟龙
尽管亳州拥有“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块金字招牌,但存在着“起步早、发展慢,名气大、规模小,有说头、没看头”的现实问题和不足。底蕴深厚的亳州,文化旅游怎样加快发展,如何让古老文化与现代旅游邂逅,演绎出别样精彩。就此,本报记者昨天采访了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杨立民。
打造涡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就是恢复涡河两岸历史记忆。图为两位摄影爱好者正在拍摄涡河夜景。
亳州旅游面临前所未有机遇
“目前,亳州周边300公里范围内人口超过1.5亿,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需求市场。”杨立民说,当前亳州市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众多的周边人口,为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员物质保障。
此外,亳州市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关键阶段。文化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这一阶段经济社会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强,是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崛起的最好时期。
从文化旅游市场和发展的规律来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观光旅游开始兴起,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开始到来。杨立民说,周边河南人均GDP超过2700美元,苏北徐州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这个大区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正在不断调整升级,对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将更加强烈,这必将为亳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大量有效需求和人员支撑。
“全市发展旅游的氛围日益浓厚,党委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社会各界理解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发展的氛围逐步形成,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亳州旅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杨立民表示。
文化旅游不能只靠金字招牌
“多年来尽管亳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整体上看仍处于一流资源、二流服务、三流开发的初始发展阶段。”杨立民坦言。
他说,尽管亳州拥有“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两块金字招牌,但存在着“起步早、发展慢,名气大、规模小,有说头、没看头”的现实问题和不足。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文化旅游发展水平低,整体上处于对原始文化旅游资源初始利用阶段,附加值不高,缺乏核心带动和‘月亮工程\’辐射;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以人文资源居多,尽管品位高、价值大、前景好,但短期内很难形成拳头产品;文化旅游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更是紧缺,不能够适应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亳州市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具有较好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但是,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发展模式不清晰,缺乏分层次的模式体系,文化旅游业发展欠帐太多,文化旅游产业总量偏小、比重较低、内容生产相对薄弱依然是突出问题。”杨立民认为。
构建“436”服务体系框架
为了形成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成本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亳州市提出要着力构建“436”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框架。杨立民告诉记者,第一个“4”是指建设以文化产业博览会为基本平台,建设文化产业要素交易中心,以花戏楼街、博物馆古玩市场为重点,建设古玩书画工艺品交易中心,以花鸟鱼虫市场为重点,建设大众休闲和民俗文化产品交易中心,以非物质文化保护基地和亳州民间工艺“百工坊”为支撑,建设民间工艺品研发和集散中心,做强文化产品和要素流通的大市场。
第二个“3”是指建立“文化艺术保护与教育创新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三大文化产业基地,培育文化产业骨干。
“6”是指完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训服务、支持和发展支撑性文化旅游项目设计与策划服务、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信息服务、现代文化旅游产品流通服务、文化旅游市场信用服务和文化旅游知识产权服务等六大服务体系,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还原涡河历史记忆
文化是旅游之魂,是旅游的魅力所在,旅游的最高境界是与文化的融合。谈及今后亳州市旅游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杨立民说,今后将构建以亳州历史古城为核心,以涡河生态文化旅游带、西淝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带为两轴,以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涡阳、蒙城和“皖北第一水乡”利辛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县城为支撑的“一核两带三城”的空间格局。
“打造涡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就是恢复涡河两岸历史记忆。”杨立民介绍,以涡河流向为主轴,以亳州城区和涡阳、蒙城县城为节点,集成和连接十八里、魏岗、古井、大寺、大杨、城父、义门、高炉、西阳、岳坊、双涧镇的历史人文资源,展示涡河文明、商汤都亳、天下道源、汉魏风骨、天下望州和明清古商埠风情的历史画卷;修建北关古街码头,开通涡河水上旅游航线。沿河及周边恢复旧城改造拆迁的古旧建筑,加快建设民间博物馆集群、个性定位鲜明的体验式茶楼、饭庄和演艺场所;加快建设亳州传统工艺“百工坊”,开发乡土特色旅游纪念品,重现亳州工艺文明;加快开发以郑店子为中心的“中华药都养生文化园”、 以古井镇古井酿酒工业园为中心的“酒文化主题小镇”、以大寺为中心的“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华佗镇华佗故里为中心的“中华药膳第一村”、以谯东镇万亩芍药园为中心的“药家乐”、以义门特色物产为中心的“农家乐”;加快建设以涡阳天静宫为中心的“老子文化园”、以蒙城庄子祠为中心的“庄子文化园”,打造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古文化休闲旅游带。
“依托西淝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沿河两岸美丽的生态乡村环境,打造西淝河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带。”对此,杨立民表示,将以点突破,重点开发沿西淝河的特色“农家乐”项目,大力推广营销西淝河“绿色食品”,包括水产品和蔬菜产品。以西淝河生态农庄、西淝河绿色食品、蝴蝶泉生态旅游度假区、伍奢冢、阴阳城、禅阳寺等人文景点修复工程、白鹭洲旅游度假区为支撑,打造生态水乡休闲度假旅游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3日,蒙城县召开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会议,投入123.6万元对文明创建功臣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受表彰单位和个人数量及奖励额度是近年之最。 &n...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