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2011年亳州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来源:亳州新报 2012-04-12 23:49   https://www.yybnet.net/

内容摘要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资源优化结构配置,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多方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加,信贷投入增幅居全省第一位,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6.7亿元,同比增长12.9%,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12位和第9位。预计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以上。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亳州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亳州市发展实际,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各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工作不断深入,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金融业健康运行,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129.4亿元、新增贷款85.4亿元,分别增长23.8%、34.9%,增幅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1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3家;徽商银行蒙城支行开业运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7.5亿元,增长10.2%。规模3亿元的汇智新医药创投基金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全国第一家中医药产业创投基金。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仍存在薄弱和不足,影响金融稳定的潜在因素仍然较多。

(一)银行业

1.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提速

2011年末,亳州市银行类金融机构网点402个,从业人员4233人。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利润分别为750亿元、19.09亿元、7.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74%、12.54%、32.73%。

2.各项存款稳定增长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75.29亿元,较年初增加129.59亿元,同比多增18.5亿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674.9亿元,较年初增加129.4亿元,同比多增18.33亿元,同比增长23.8%。

单位存款平稳增加。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带动单位存款稳定增加,金融机构人民币单位存款余额198.73亿元,较年初增加43.47亿元,同比多增8.87亿元。

个人存款同比多增。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452.74亿元,较年初增加84.14亿元,同比多增17.82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451.79亿元,较年初增加83.2亿元。储蓄存款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国家惠农政策效应显现,如粮价提高、三农补贴增加等,再加上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增加,带动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加;二是物价居于高位,居民推迟消费心理增强,预防性存款增加;三是股市震荡,房地产调控持续加强,居民投资意愿减弱。   

3.各项贷款显著增加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6.57亿元,较年初增加85.42亿元,同比多增42.89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6.31亿元,较年初增加85.4亿元,同比多增42.87亿元,同比增长34.9%,居全省第1位。

2011年,亳州市各金融机构贷款均呈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增量最多,新增贷款33.02亿元。邮储银行贷款增长最快,同比增幅为59.53%。分地域看,市辖区新增贷款最多,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贷款余额分别为171.23亿元、58.15亿元、54.5亿元、42.44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47.05亿元、11.04亿元、15.69亿元、11.62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为179.79亿元,较年初增加31.61亿元,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8.53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34.07亿元,较年初增加43亿元,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了27.82个百分点。票据融资余额为12.38亿元,较年初增加10.71亿元。

12月末,金融机构单位贷款余额为139.17亿元,较年初增加30.69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12.79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增加17.9亿元。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市金融机构共发放中小企业贷款115.13亿元,较年初增加38.63亿元,增幅为50.1%。

个人贷款稳定增加。随着亳州市发展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区集聚人口的能力增强,个人住房贷款需求、个体工商户贷款需求明显增加。12月末,个人贷款余额为161.85亿元,较年初增加36.04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63.8亿元,较年初增加21.95亿元。

亳州市外汇信贷规模偏小,年末外汇各项贷款余额412万美元,较年初增加51万美元,同比多增43万美元。

4.利率

2011年,亳州市金融市场利率运行平稳。受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及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的影响,利率走势平缓上升。全年2.4%的贷款执行下浮利率,19.2%的贷款执行基准利率,78.4%的贷款实行上浮利率,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9.1%贷款执行上浮利率。

5.银行类金融机构改革情况

2011年以来,辖内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各项管理体制与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业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进展总体顺利。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改革措施的扎实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降。2011年12月末,亳州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835.6万元,较年初减少3594.27万元,不良贷款率0.82%,较年初减少0.78个百分点。

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持续加大。今年以来,工商银行的“标准厂房按揭贷款”、中国银行的“药企置业通贷款”、 建设银行的助保金贷款、农发行的商标专用权贷款、农业银行的短期融资券,药都银行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广印堂集团的国家进出口银行贷款、方敏药业的机器租赁贷款均是全市首创或零的突破。 

积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3家,贷款余额5.3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的合规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有效地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辖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断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加强规范化服务建设、完善激励机制,资金实力显著提高,信贷投放明显加大,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蒙城县信用联社农商行的组建工作稳步推进,各项指标质量均显著提高。

6.跨境人民币业务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辖区外贸企业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一直有着强烈的需求。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积极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与备案工作,加强与企业和银行沟通,要求银行加大业务营销力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在企业自主申报、相关部门联合评审的基础上对亳州市2010年进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外贸企业申请报批试点企业资格,推动亳州市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有序开展。

2011年11月25日,亳州市成功办理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标志着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亳州市顺利启动,推动了该项业务在辖区的推广和运用。

(二)证券业

1.证券机构经营情况和改革情况

亳州市现有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分别为国元证券和华安证券营业部。2011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呈震荡下跌之势,指数波动幅度虽然不大,但投资人整体收益较差。证券服务行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新股民风险教育工作、全面实现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努力提升咨询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公司效益明显提高。

2.证券业务发展状况

截至2011年末,全市资金账户为15658户,全年新开资金账户3364户,开户量增长11.03 %,其中新开上海证券账户1912户,深圳证券账户1865户;成交金额为70.84亿元,实现利润649.12万元,营业收入1081.44万元,上缴税收71.8万元。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亳州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三)保险业

2011年亳州保险市场继续保持快速良好的发展态势,大部分公司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保费规模屡创新高,行业形象得到提升。保险市场进一步规范。

1.保险机构经营发展情况

2011年亳州辖区保险公司总数24家,其中财产险14家,寿险10家,另外浙商产险公司、幸福人寿、百年人寿正在筹建,保险主体快速增长,保险从业人员一万二千余人,保险市场空前繁荣,保险正在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2011年全市保险公司累计上缴各类税款1.15亿元。

2.保险业务发展状况

2011年度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总收入达27.4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9.1亿元,寿险18.3亿元。较去年,财产同期增长了9.8%,寿险增长了11.3%。

全市各保险公司共赔(给)付累计6.6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9亿元,寿险给付2.7亿元。较去年,同比财产险赔付率上升15.6%,寿险给付上升13.7%。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变化情况。全市保险密度为418元每人,保险深度为4.26%。

2011年保险业协会共接受各方面投诉57例,成功协调解决54例。

(四)融资结构和金融市场发展

1.融资结构

2011年,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加大对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宣传力度,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亳州市融资结构仍以银行贷款为主。

2.货币市场交易情况

由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亳州市尚无一家金融机构参加货币市场场内交易。2011年拆放同业1100万元。

3.票据市场交易情况

票据市场规模扩张,尤其是贴现业务增加迅猛。全年累计开出银行承兑汇票18.6亿元,累计办理贴现36.5亿元,分别同比增加52.46%、478.45%。贴现、转贴现利率受金融机构基准利率上调的影响,呈上升趋势。

4.民间借贷及民间借贷利率

民间借贷利率和基准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有扩大趋势。亳州属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较多人从事中药材生意,民间资金流较庞大,民间借贷市场较活跃。通过对全市40个民间借贷样本点的监测显示全年样本点民间借贷金额2009万元,增长52%;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达26%,为基准利率的3.96倍。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积极协调,促进金融机构、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作联动,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经济为宗旨,不断优化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逐步深入。

为严厉打击部分非金融机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高息发放贷款等行为,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市110家从事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类、信息中介等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本辖区民间融资规范发展。

继续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监测。以流动性风险监测为重点,建立定期监测和分析报告制度,对其风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做出判断,建立风险提示和预警机制。

反洗钱协作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以“制度完善月”为契机,组织人员对反洗钱现有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岗位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约见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对反洗钱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反洗钱工作薄弱的金融机构开展了反洗钱执法检查。

切实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1年12月底,已收集1242户未发生贷款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表,已录入中小企业系统的信用档案表户数为1209户,在征集过程中累计办理贷款卡492张,其中361户中小企业取得银行授信意向,225户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累计金额为5.3亿元。

切实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1年末,全辖农户总数为1296760户,已建立信用档案数为887123户,已评定信用农户数为153223 户,对已经建立信用档案的298358 户发放了贷款,累计金额1248812万,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11801万,不良贷款户数12687户。各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累计达254次,涉及农户数(户)21.3万人次。

反假货币工作打防并举。2011年全辖共收缴假人民币1387235元,其中公安机关收缴1061500元,金融机构柜面收缴325735元。

二、预测与展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亳州市经济总量较小,工业仍然薄弱,农业基础脆弱,服务业层次偏低;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大项目引进不多等问题。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国家确立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亳州市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要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工作总基调,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好亳州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预计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实现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蒙城舆情信息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本报讯 4月21日,在蒙城召开的全省舆情信息工作会议上,蒙城县委宣传部再度被评为全省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受到省委宣传部通报表彰。去年,该...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1年亳州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亳州市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