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感动亳州”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现场。
近年来,“好人”总是不断在我们身边涌现。“编外警察”赵玉富、“最美母亲”许张氏、英勇献身的夏氏父子、爱岗敬业的刘伟民、诚实守信的吴香海……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道德风尚倡导者,或以一己之力帮助一个群体,或默默付出撑起一个脆弱家庭,或舍身成仁救助他人……
他们以自己的道德光芒,照亮了药都大地,悄然改变着亳州人的精神世界,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形成了“好人现象”,推动了亳州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也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当我们感动于一个个“好人”的事迹时,亳州各级党委政府不遗余力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亳州出好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新闻媒体不断宣传好人典型,以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带动一个团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关注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让药都大地处处闪耀着爱的光芒!
关注好人,政府大力推动
亳州独特的“好人现象”,虽然与厚重的文化传承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但与近年来亳州市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亳州市在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8年和2010年先后开展了亳州市第一届、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选树典型30人;自2007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全市农村评选出“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近千户;先后开展两届“感动亳州”评选活动……
另外,全市基层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挖掘道德典型的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市检察院组织“孝老爱亲十大女检察官”评选,市民政局开展了三届“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市妇联牵头抓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
各县区也不甘落后,蒙城县连续开展了三届“感动蒙城”人物评选,树立60位道德典型;涡阳县组织首届道德模范选评活动,利辛县组织“精神文明十佳人物”评选;谯城区深入基层开展了三批“文明示范户”创评活动,共评出“文明示范户”160户。
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挖掘隐藏在民间的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并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营造氛围、推崇善举,让争做好人、学习好人蔚然成风。
此外,亳州市还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
让道德典型的爱心竞相涌流,让道德典型的爱心尽情延伸。亳州市还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向“中国好人”学习,学习他们迎难而上、临危不惧的百折不挠精神;学习他们诚心待人、一诺千金的重诚守诺精神;学习他们奉献敬业、顽强拼搏的建功立业精神;学习他们孝老爱幼、无怨无悔的大孝至爱精神,共同谱写亳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诗篇,让好人得好报,让好人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随着众多好人好事、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广为传播,“好人现象”引发了“好人效应”:做好事、献爱心、讲奉献,逐渐从个体自发行为成为社会普遍自觉的道德实践,从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社会各界,涌动爱心善举
从来就不缺少好人的药都大地,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流,随处都可以见到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对弱者的帮扶,对善者的敬意,对社会的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责任,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今年5月28日,身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安徽良夫面粉集团,联合亳州晚报开展了“关爱艾滋遗孤”活动,向利辛县29名艾滋病儿童送去了礼品和慰问金,并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生活。两天后,该企业继续与本报联合开展献爱心活动,为“爱心妈妈”刘英开办的孤儿院送去了一批面粉和面叶。
近年来,良夫集团每年都会向留守儿童、贫困学子、困难家庭、受灾地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累计达200多万元。
“企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家乡人的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美好亳州、和谐亳州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安徽良夫面粉集团董事长张良夫说。
人称“白菜哥”的亳州小伙王喆,看到芜湖菜农的白菜滞销,决心要帮菜农们做点什么。他率先以个人名义在芜湖市一些乡镇收购白菜,收购价格比市场收购价高出了5分钱。随后,他又在三山区农贸市场组织爱心白菜义卖活动,累计义卖白菜达15000斤。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之下,一股“爱心白菜”之风在芜湖刮起,当地白菜销售困境得到了极大缓解,王喆因此被评为芜湖“十大平民英雄”,还登上了“中国好人”榜单。
去年, 涡阳县涡南镇盛点村老师盛晟种植的大白菜滞销,经亳州晚报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市区盖盛祥连锁超市看到报道后,立刻派车前去采购。该超市将采购白菜以1.5角一斤的收购价格再次卖给市民,原来长在地里卖不出去的白菜,一上架就很受市民青睐。
爱心企业为菜农搭建了销售平台,药都爱心人士更是通过积极购买,来默默支持菜农,一颗颗带着爱和温暖的白菜,再次证明了亳州人的善良情怀。
6月26日上午,亳州市15家爱心企业与1500名大学生签订励志创业协议,每家企业每年出资10万元资助100名大学生开展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批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亳州青年成长的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责任,各家企业还纷纷表示,今后会将这样的帮扶常态化,真情回报社会。
关注好人,媒体责无旁贷
宣传主流道德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为营造社会的健康文明形态服务,这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
在弘扬好人精神、报道好人事迹、引领社会风尚方面,亳州晚报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版面,对好人报道要浓墨重彩、对好事宣传要不遗余力、对正气弘扬要大张旗鼓,以“坚持党性、走进百姓”为理念的亳州晚报,对全体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亳州晚报人认为:新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无愧时代,无愧于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就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关注好人、传播希望,让好人得到认可,让好人有好报,媒体责无旁贷。
在实际操作中,亳州晚报开辟有“好人在身边”、“做文明有礼的亳州人”等专栏,深入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 一大批新时期的道德典型经过记者的深入采写和编辑的精心编排,登上了报纸显著位置,并经连续追踪报道,使他们的生动故事与崇高精神温暖了亳州大地、感动了亳州市民。
“每当看到报纸上有关于我们做好事的报道,我心里就觉得很欣慰,也感到很自豪,真心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引领更多的人积极做好事,共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好人”张西军说,媒体对好人好事的报道,是一种认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号召。
亳州晚报的忠实读者、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吴香海认为,每当看到亳州晚报关于好人好事的报道,就会觉得为人们注入了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它能催人奋进,能够很好地示范、带动一片人争做好人。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生活在好人频出的这片热土上的六百万亳州儿女,理应携起手来,挺起精神脊梁,弘扬道德风尚,同心同德助“好人好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顾全大局、齐心协力、自强不息、扎实苦干,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荣业绩,拥抱更加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
记者 蒋海涛 文 张延林 图
2009年2月17日晚,“工行杯”第二届“感动亳州”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亳州市政府会务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情牵亳州幼教事业的台湾老人杨池湄正在接受主持人采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7日至7月5日,蒙城县各乡镇降雨在200mm左右,最大降雨量是白杨林场250.9mm,最小降雨量是小涧镇140mm;7月4日降雨比较集中的是王集乡24小时降雨87mm。前期土壤...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