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一家
在花花绿绿的楼房的包围下,一座低矮破落的红砖小院显得很特殊,那是刘云的家。院中,一位半身不遂的父亲和几间倒塌已久的堂屋,让人不难知道这个家庭的境况。
7月19日,记者在蒙城县板桥镇双鹿村见到了刘云,这个今年以654分考上南开大学的小伙子总是微笑,话很少,谈起家中的困窘很坦然。
9年前,父亲突然倒下
当日上午,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不耐烦地叫着。树下,一位中年人弯着腰坐在一张破旧的藤椅上,旁边放着一根充当拐杖的木棍。中年人的背后有一只怀孕的母羊,正安静地咀嚼着新鲜的青草。
“这是我爸。”刘云指着中年人说,“他患半身不遂已经9年了。”见到记者,刘云的父亲试图站起来,但没成功,只是用手招呼着进屋。半身不遂对于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对这个家来说打击更大。
9年前,刘云还在上小学。刘云的母亲高素梅突然接到通知,在外打工的丈夫患脑血栓,人瘫了。高素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为丈夫治病,命保住了,丈夫留下了脑血栓后遗症。
“俩孩子太小,丈夫半身不遂。”高素梅说,这些年为了操持这个家,她也落下了一身的病。
4口人,住一间小破屋
刘云家院子里,青菜的长势很好。但记者着实被院子里另外一番景象吓了一跳,正对着院门的几间堂屋已然倾塌,家里仅存一间小厨房和一间厢房,而他们一家就挤在十几平米的小厢房里。高素梅说,堂屋最少有三十年的历史,前几年房子开裂得厉害,他们一家搬到了旁边的厢房,堂屋没多久就塌了屋顶。
记者注意到,厢房里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低矮的房屋内,坑坑洼洼的地面上透着湿气,一道道狰狞的裂痕爬在四面墙壁上。屋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小电视,还有几个木箱子、一个菜橱、一张破旧的板床,还有一张很窄有些“受伤”的小木床。
屋里放下这些东西之后,几乎没什么空间了,所以家里最大件的家具——长条几,被放在了院子里,上面盖着块塑料布。
4口人两张小床,睡不下不说,夏天洗澡成了大问题。高素梅说,丈夫进屋后再出去很不方便,所以她和两个孩子通常在院子的拐角处洗澡,“虽然尴尬,但我也实在没办法。”
5亩地,供应俩大学生
刘云家共有不到5亩地,三亩多靠近淝河,经常被淹,所以每年收成很有限。高素梅说,今年夏季,收获了3千多斤小麦,由于没地方放,她当天就将粮食卖了出去。
卖了粮食,买了米面油,女儿在外读书时生病又花了一部分,现在高素梅手中还有一千多块钱的积蓄。家中的母羊生崽后还会有一笔收入,这是秋收前这个家的全部积蓄。“女儿在皖西学院上大二,今年儿子又考了654分。”高素梅说,虽然孩子身上穿的是别人的旧衣服,他们常年不上街买菜,但是孩子们却懂得自立与奋发。
刘云的话很少,身上一套白色的衣服清爽干净,是去年高素梅花40多元钱给他买的。刘云摸了摸衣服,笑着说:“夏天我就两身衣服,衣服洗了不干就没衣服换”。
“贫穷可怕吗?”
“不可怕。”
“那什么最可怕?”
“没知识!”
“为什么呢?”
“没知识就很难改变贫穷的命运。”
……
这是记者与刘云之间的一番对话,尽管他言语不多,但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家庭的极度贫困反而成为刘云学习的动力,654分,他用这样的高考成绩给了自己一张满意的答卷。
未来的路还很长,路上可能还有重重困难,而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做好准备,接受生活给予的磨难。
■自强不息学子小档案
毕业学校:蒙城一中
录取院校:南开大学
学子简介:父亲半身不遂,带来的是家庭的极速败落。一家4口人挤在低矮潮湿的厢房中的辛酸,让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早早地成熟了,他们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但是这意味着更重的负担。
■自强不息学子小档案
毕业学校:蒙城一中
录取院校:南开大学
学子简介:父亲半身不遂,带来的是家庭的极速败落。一家4口人挤在低矮潮湿的厢房中的辛酸,让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早早地成熟了,他们先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但是这意味着更重的负担。
记者 汪玉琼 实习生 陈露露
新闻推荐
“八一”前夕,蒙城县民兵快速反应分队冒着高温练习擒敌拳。连日来,蒙城县人武部冒着酷暑开展练兵活动,坚持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全面摔打部队,...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