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像
蒙城风物秀美,景色宜人,尤其清燕堂的风情特色,更令人留连忘返,受益良深。
清燕堂位于蒙城老县衙后院(现蒙城县城西北隅),门悬一匾题字“清燕堂”。自宋代以来,就是蒙城有名的古迹。《蒙城县志》历来都有记载,文人墨客也多有凭吊吟诵。
清燕堂为什么这么有名?这与其主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舜钦有关。
苏舜钦,字子美,河南开封人,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年——1057年)以新科进士任蒙城县令。他为人忠厚刚直,既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文学家,又是一个清正贤良的廉吏,平时对那些贪官污吏无比痛恨。担任县令后,更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认为自己必须恪尽职守,清正廉明,当个百姓的好官。为了以清正廉明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便将自己的居室改称清燕堂,并悬挂匾额,其意是:为官要像清明涉水衔泥的燕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黎民创造幸福美好的春天。
为了实现自己的廉政理念,他廉洁自律,率先垂范,不应得的名利丝毫不取,还制定了廉政措施,整顿了县衙属吏,对涉嫌贪腐或害民酷吏,分别予以惩治或除名,废除严刑峻法,实行重教轻罚,引导百姓学法守法,邻里和谐相处,相互帮扶,数年间即把蒙城治理得“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苏公政声卓著,名闻遐迩,朝野上下称颂。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了解到苏舜钦治理蒙城的政绩后,深为感动,随挥笔赋写《蒙城清燕堂》诗一首:
清燕新诗得自蒙,
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无田甲当时气,
民有庄周后世风。
庭下早知闲木索,
坐间遥想御丝桐。
飘然一往何所得,
俯仰尘沙欲作翁。
新闻推荐
拿下三块金牌和一个团体第一的奖杯,来自蒙城县代表队的邵淑红在市首运会社会组羽毛球比赛的精彩表现,不仅为蒙城县赢得了无限荣光,也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 &nb...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