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开大货车,按说董光明家庭情况应该很好,但这辆车却是借了20多万买来的,重重的债务压在父亲身上。
家住三义镇徐圩村的董光明说起债务,有些担忧,谈到父亲时,则流露出心疼的表情。
父亲买车为脱贫
董光明说,他父亲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亲的话很少,整日就在地里打理庄稼,埋头挣钱供应他们弟兄两个读书。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父亲开始出外打工。打工对于老实而且年龄不小了的父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董光明上高一时,父亲又学会了驾驶,开始在建筑工地上开车。
在董光明眼中,父亲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但是做事缺乏灵活性,不太会做生意。叔叔借了10余万,又四处凑了近10万元,父亲开回了一辆二手货车,但效益一直不太好。
因为这辆货车本就是二手车,车辆都有使用年限,按照父亲目前的效益,可能还完债,车就报废了。“父亲买车就是为了脱贫,我不想父亲因为买车变得更加贫困。”董光明说。
跟车体会到艰辛
为了省钱,父亲一直没舍得再请一位司机帮他开车,父亲说,那需要一大笔费用。刚开始,母亲陪着父亲开车,一路上提醒父亲开车小心,防止他产生困意。
暑假里,董光明陪伴父亲跑车,体验了其中的辛苦。别的司机在车上能开5、6个小时都不累,但父亲3个小时就开始腰疼,而且他只在疼得受不了时才去医院检查。
有几天,室外温度高达36度,车厢里温度近40度,父亲还坚持不开空调。“车里像个蒸笼”,董光明说,有些事只有自己亲身体会了才知道艰辛。
看着本来很胖的父亲瘦了一圈又一圈,头发逐渐斑白,董光明暗下决心:考上大学后,一定要自食其力,给父亲减压,不让父母那么辛劳。
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264家龙头企业“舞动”农业产业化 去年全市龙头企业带动原料生产基地665.7万亩,订单带动农户56万户,户均增收2600元
目前亳州市拥有66家市级以上粮食种植和加工龙头企业,加工产能达到350万吨以上,2011年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产值达101亿元。图为亳州市一家面粉加工企业的工人正在对面粉进行深加工。 陈显锋 摄...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