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获得了海南大学“十佳励志大学生”荣誉称号
王振正在复习功课准备考研
一家人正欣赏赵健制作的音乐视频
正在演唱的赵健
王振: 脚步蹒跚的求索者
·编者按·
谁也不想人生坎坷,可是既然遭遇到了,那么就要选择坦然面对,自怨自艾是毫无用处的。
赵健,蝶翅虽折,舞梦犹在!王振,身之虽残,志向不灭!
正所谓:身残志坚。这些可贵的人啊,他们所承受的是比我们艰难多倍的压力。可是他们正视了自己的身体缺陷,用更加奋进的态度,走出了命运的阴影,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身残志坚,拄着双拐去上学
海南大学“十佳励志大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助学金一等奖……虽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亳州籍的海南大学学生王振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完成了这样的“壮举”。“我刚报考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以后想在计算机领域有所成就。”昨天上午,王振在电话中向记者描述着他心中的蓝图……
王振是谯城区魏岗镇人,在出生约100天的时候,便不幸成为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萎缩,无法和正常人一样走路。父母带他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但不见效果。从此,王振再也离不开了拐杖。
“我看到同村的很多小伙伴们去游泳,我就很羡慕。”慢慢懂事的王振知道,自己跟同龄人不一样,别人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他要费很大的劲,有时候依然无法完成。“我就下决心,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尽力做到。”王振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比别人付出了多几倍的汗水。
王振最开心的是,他能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去上学了!王振也倍加珍惜也来之不易的机会。 “我那时候就是想着要好好学习,来改变我的命运。”王振说,他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能为自己打开一扇窗。通过不断的努力,王振在书本里重拾自信,成绩始终名前茅。
终于,2009年的夏天,王振的大学梦实现了!
超越自我,获誉“励志大学生”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王振说,以前上学的时候,学校离家都很近。这次一个人来上学,父亲担心他生活无法自理,便提出在海南找份工作以方便照顾他,王振拒绝了。“如果上大学了还要父母照顾,我什么时候能自立呢?”王振说。
到海南大学报到的第二天,王振艰难地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从宿舍到食堂约500米的距离,他要拄着双拐一步步地往前挪。“我一直害怕上台阶,脚迈不上去,结果食堂门口就有台阶。”王振说,他硬着头皮想迈上去的时候,一下子摔在了地上,当时很多人都看着他,但是他没有求助,而是自己慢慢地爬了起来……
虽然台阶带给王振很多的困扰:他不敢和人一同上楼梯,怕人多时自己挡了人家的道;去上课的时候,他要比室友早走十几分钟……但也磨练了他坚强的性格,在上大学期间,王振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连续三年,王振都以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助学金一等奖。今年6月,王振当选海南大学“十佳励志大学生”。
为了让王振少作难,同学都尽其所能地帮忙做一些事情,如打饭、买东西之类的。曾有一个老师在了解了王振的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把上课的地点从六楼换到了二楼……“我非常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王振说,自己的大学之路如此顺畅,离不开好心人的帮助。
感恩社会,以行动回报关爱
得到帮助的王振也在积极地帮助别人。假日和同学们一起去海滩捡垃圾;海南中部山区的孩子上学困难,他又为孩子捐赠衣服和图书,有时候还要拿出自己的生活费……“我受别人的帮助太多了,都怕难以还清了。”王振说,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了,但自己现在的能力有限,只能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同学们眼里,王振虽然身体不方便,但乐观向上的心态似乎比正常人还要好。如今,大家都不再把他当成一个需要照顾的特殊对象了。
“只要不断努力,我肯定能和正常人一样,甚至要比一些正常人做的更好。”王振告诉记者,明年就要毕业了,但他想继续深造。“我报考了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时间比较紧,得抓紧时间复习。”王振说,计算机是他比较喜欢的行业,他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在这个领域能有所成就。
“祝你梦想成真。”记者向他表达了祝福。“谢谢你,谢谢家乡人的关注。”王振说,他会带着大家的关爱继续拼搏,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台阶……
记者 李锦文
赵健: 笑对人生的歌唱者
命运弄人,从小右腿有残疾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10月的夜晚,凉风习习,动人的歌声飘荡在蒙城县梦蝶广场上空。
循着歌声,透过人群,拄着拐杖的赵健正忘情地演唱歌曲。42岁的赵健从小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他曾经生活在阴霾中,彷徨无助,然而他向往阳光,他不停地挑战自己,用歌声打开了自己尘封的心门,并热情地伸出双手温暖他人。
9个月大时,赵健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父母寄希望于他能早日康复,所以为他起名健康的“健”。但事与愿违,他右腿还是留下了残疾。
由于身体的缺陷,幼小的赵健从小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生怕别人笑话,便很少与人接触。但他幼小的内心却不服输:身体的缺陷我没办法弥补,但我可以成绩优异。于是,他拼命地学习,小学到高中的成绩一直都是班级第一名,这个成绩被赵健的小学和高中班主任证实。
然而懂事的赵健并没在求学路上走太远,“家里经济困难,为了供我上学,两个姐姐先后辍学,下面还有弟妹,我不忍心再给父母添负担”。于是,赵健独自一人到县城寻找生路,最后选择了自学修理电器,又借钱租了一间店铺,算是他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突破自我,走进广场去歌唱
一个正常人的创业路都艰辛无比,更何况赵健腿不方便,饱尝的辛酸可想而知。
不喜欢说话,也没人会主动和赵健交流,在大家的眼中,他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怪人。生意不好,债务压头,赵健的人生跌倒了谷底。“那时没有钱,就一个人孤独地唱歌,唱累了就看书。”
几年后,赵健结婚了。婚后,拮据的夫妻俩,一碗5毛钱的凉皮都不舍得吃;赵健虽然腿不方便,但仍坚持走街串巷用手爬梯子干活。省吃俭用,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在两人的努力下,赵健的生意有了起色。此时,他更喜欢唱歌。
“刚开始,天一黑,赵健就把门关上,用自家音响对着VCD唱。”妻子耿秀侠说,2011年的一天,赵健提出要到梦蝶广场上去唱歌,吓了自己一跳。
第一次去,赵健有点紧张。但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虽然我现在是个老男孩,但我想活出自我,想痛快地活。”让赵健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歌声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每次,演唱完毕,众人总会挽留他再多演唱一会,或央求他明天一定还要再来,赵健开心地说。
今年9月22日,赵健受邀在蒙城县第三届大型公益相亲会上演唱。当他以高亢浑厚的歌声演唱郑智化的《水手》时,台下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喊道:“瞧,他多像郑智化!”
热情如火,用双手温暖他人
从小,赵健就喜欢台湾歌手郑智化的《水手》、《星星点灯》以及大陆歌手李琛的《窗外》等一些歌曲。因为,赵健和他们一样都是残疾人。
赵健不仅热爱唱歌,更加热爱生活。
“回报社会,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爱的温暖!”赵健说,自己从阴霾中走进了阳光地带,希望身边的人也能像他一样快乐的生活。
采访时,一个女孩来找他,说她家的电脑打不开了,请赵健去她家帮忙看一下,赵健连声答应,还有两位提着电脑和小型扩音器来请赵健帮忙。“都是周边的街坊邻居,有着多年的感情,换一些小部件不好收钱的。”赵健脸上堆满了憨厚的笑容。
妻子耿秀侠笑着对我们说:“免费维修电器每天都有,没啥好稀奇的。”据了解,五年里,赵健义务为他人提供维修超过3千次,其中为年长行动不便者,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达3百多次。家住西关某家属院的陈某因车祸双腿受残,赵健只要一接到他的电话,就赶忙上门帮助维修,从没收过钱。“我们都是残疾人,更加感同身受。”赵健微笑着说。
陆建军 方瑞 李亮 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蒙城县许疃镇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各村(社区)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组织网络,形成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组织网络体系。在各村(社...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