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余年。这些年来,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容校貌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更是让学校旧貌换新颜。不夸张的说,城乡的学校几乎没有差距了。
你若不信,且随我到我们的蒙城县板桥中学看看。
我们这所学校始建于1958年,三间教室,课桌是冰冷的泥台子,板凳是土坯砖块。如今啊——
经过维修包装的三幢教学楼一字排开,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利用校安工程项目统一粉刷的橘黄色的外墙、更换的塑钢门窗、新做的水泥地面以及楼顶的隔热防水层,把教学楼装扮一新,既美观漂亮,又安全稳固。
走进教室,老师们正在熟练地使用“班班通”设备给学生上课。电子交互式白板,移动宽带联网,优质资源随时链接,优化了课堂资源,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同学们喜爱。
课间大休息时,我随同学们一起来到了运动场。偌大的操场内,同学们正在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七、八年级同学表演五禽戏,九年级同学在400米国标红米石跑道上练习中长跑。集体活动结束后,他们又根据个人爱好投入到排球、篮球、乒乓球等活动中去。
午饭后,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八个馆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音乐舞蹈馆中舞出风采,唱出激情;益智活动室里潜心学棋,开启智力;心灵驿站交流困惑,阳光成长;书画艺术馆开墨调色,艺术熏陶;科技馆里动手制作……同学们陶醉其中,其乐融融。国家拨付的20万元的项目资金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放飞梦想、启迪智慧、开启艺术之门的平台,让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周末不再孤单。
傍晚时,上灯了。住校的同学走进了自己的小天地——崭新的宿舍。一幢2400平方米、投资160多万元的宿舍楼刚刚投入使用。宿舍宽敞,设施齐全,卫生洁净,内务整齐,环境优雅。“文明宿舍”、“文化宿舍”等面面锦旗在白炽灯下闪着金色……
回想校安工程实施前的那几年,学校是路面坑洼不平,教学设备落后,楼房破旧,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在D类危房中上课。
你可能要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这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不开,这与国家日益重视教育的惠民政策分不开,这与科教兴国举措分不开。“校安工程”让学生上课更安心,“两免一补”政策让每一个学生上得起学,“营养餐”计划让上得起学的学生成长路上健康相伴……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学校在一天天成长。请看今日之学校,房子变大了、高了、亮了;景色变得宜人了、幽雅了、引人了;教学设施变得先进了、现代化了;师生精神面貌更加抖擞了、昂扬了、奋进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在一路畅行!
而我,一名见证学校发展变化的教师,对于学校的爱,也在心中一点点积淀。看看蓝天,看看蓝天下熠熠生辉的办公大楼;看看阳光,看看阳光下辛勤耕耘的园丁,还有那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我醉了。此时,我看见了那份属于当今教育工作者以及莘莘学子的幸福。
蒙城 于永军
新闻推荐
奶奶街头下跪乞讨救孙女 蒙城8岁女童孙伊蕊患肿瘤,家庭陷入困境;社会各界纷纷援手救助
病房中的小伊蕊为救孙女奶奶乞讨一个原本应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被病魔夺去了脸上的快乐,年仅8岁的蒙城女孩孙伊蕊,因患肿瘤已住院治疗半年...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