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桂华帮老伴做运动
寒冬时节,困难群体的生活冷不冷?他们有暖和的棉袄、厚实的棉被、暖烘烘的电热毯吗?您愿意伸出双手,在这冬日送出一点爱心,温暖他们的内心吗?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寒冬,帮他们圆一个心愿”栏目,寻找我们身边困难人群内心的渴望,呼唤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进来,让爱心传递,温暖你我。
1月13日上午,家住蒙城县北关涡河路的75岁的老人戴桂华只能趴在老伴的床头,伺候“植物人”老伴。当别人享受着洗衣机的快捷时,75岁的戴桂华只能用粗糙的双手,在冰冷的水中洗涤老伴的尿布;当别人享受着儿女承欢膝下的欢乐时,她还必须照顾自己智障的儿子。
环卫工老伴意外瘫痪
在戴桂华的记忆中,老伴倒下得十分突然。
5年前的一天下午,她和老伴陆天申还是当地的环卫工人。扫完一车垃圾的陆天申,突然抱着附近的一棵树,没过一会人便倒在了地上。呼啸而来的救护车没有给戴桂华带来任何希望,医生诊断陆天申为“脑干梗塞”,建议放弃治疗。戴桂华不甘心,她带老伴又去几所大医院求医,但得到的答案都一样,老伴成了“植物人”。
几天前,戴桂华看老伴难受就赶紧送医院里来了。记者在医院看到,陆天申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只是眼睛睁着,听别人说话时,他会发出沉重的叹息声。一旁的病友不停地感叹道:“一位75岁的老人照顾“植物人”老伴和智障儿子整5年,真是太苦了。”
“吃喝拉撒全部都要人照顾,吃饭喝水要掰着嘴喂,小便用尿布,大便只能用手掏。”戴桂华说起自己几乎每天都干的事,显得十分平静。
贫苦一家人
陆天申从小是孤儿,被别人养大。用戴桂华的话说,“自从嫁给他,就没过一天的好日子。”
几位邻居告诉记者,戴桂华一辈子生养了四个孩子,除去小儿子智障外,其他三个孩子的经济均自顾不暇。因此,老人目前一家三口的全部生活来源是政府每个月700元的低保。
三口之家,一个先天智障,一个“植物人”,戴桂华自己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700元,必须每一元钱都算好才能维持每月生活。
戴桂华位于涡河路的家,是两间小瓦房。邻居说,没人的时候,她家也没关过门,“屋里的东西送人也没人要”。
低矮潮湿的两间房子里,放下三张小床后,几乎没什么空间。屋里最显眼的东西就是那堆得老高的尿布。
“奢侈”的愿望
这些尿布全是亲友邻居们送来的旧衣服撕成的,戴桂华说,像她家这种条件不可能用得起几元钱一块的成人尿垫。
每天,戴桂华往返于医院和家,除了做饭,还有一件事就是洗尿布。“冰冷的水里洗尿布怎么能不冷,但时间长了习惯了,也没啥感觉了。”戴桂华说。
“想过买台洗衣机吗?”记者问道。“肯定想过,不过俺这吃饭看病都困难,哪有闲钱买洗衣机?”戴桂华摩挲着粗糙的双手,发出“沙沙”的响声。
在这寒冷的冬日,谁能给这位老人送去一丝温暖?让她这个“奢侈”的愿望变成现实。如果您愿意,请拨打本报热线5603456,记者将跟您一起去见证老人梦想成真的那一刻。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1月22日,一名书法家在蒙城县城关镇第十小学为留守儿童书写春联。当日,蒙城县文联、城关镇团委组织书法家和社会爱心人士,来到城关镇第十小学...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