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写在金冠面粉的厂房上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光环的背后隐藏的是创业的艰辛。从开拓市场之初,拎着面粉到客户家亲自蒸馒头示范,到到年产值6亿的大型面粉生产企业,短短10年间,蒙城金冠面粉迅速崛起的背后,是对诚信的坚持。
创业维艰 带上面粉现场做馒头
时光定格在2002年,河南永城的孟祥林一家过得虽不富裕,但稳定殷实。自己从粮管所退休,儿女们都有稳定的工作,但是他的一个决定打破了这种平静。64岁的孟祥林买下了当地一家小型面粉加工厂,成了一个地道的生意人。
金冠面粉总经理刘需勇向记者讲述了金冠面粉一路走来经历的艰辛。金冠面粉的前身在河南永城,作为中国生产面粉产量最大的地方,永城总是吸引全国面粉经销商的目光。然而,对于身处永城的孟祥林来说,寻找代理商却是难上加难。
“刚开始打市场,跳黄浦江的心都有了。”刘需勇说,这是岳父孟祥林忆苦思甜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2004年,为了开拓市场,孟祥林来到了上海。向当地最大的面粉代理商推销自家的面粉,连续10天的时间,代理商甚至不愿多看这位老人一眼。其间,孟祥林虽然非常沮丧,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持之以恒地说服经销商试销自己的面粉,甚至拍下胸脯保证:“面粉不好,俺不要钱!”
代理商最终同意他带着面粉来自己家现场做馒头。“更香、更白、口感更好。”刘需勇说,这是代理商当时给出的评价,并同意先买一车试试看。
销售情况非常好,这位上海代理商随之成了孟祥林的老客户,现在他们又多了一层朋友关系。
有了质量做保,金冠面粉很快在全国市场稳住了脚跟,并快速扩大生产规模。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孟祥林于2009年在蒙城县投资过亿元建成金冠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品质优先 用质量与客户说话
“做企业,必须先做人;做市场,必须先保质量。”这是金冠面粉的经营理念。
随着企业产量逐渐增加,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成为金冠面粉面临的挑战?刘需勇说,这需要从源头把关,细化工序,科学检测,才能保证每一袋出厂面粉的质量都能让客户满意。
投资5千余万元的生产设备在一座六层厂房里连成一个整体,纵横交错的白色管道每天输送着千吨以上的小麦,产出代代带有清香的面粉。“收粮时进行初次把关,到原粮分级搭配,再到生产中一小时抽检一次和成品抽检,这些程序确保面粉的质量始终如一。”刘需勇说。
唯一一次意外发生在2011年,10余吨面粉封袋后才发现,其营养搭配不符合标准,原因是当年本地产出的绝大部分是“芽麦”。为了保证质量,这些面粉又回到机器中按照标准重新搭配处理。
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说服客户,与康师傅方便面的合作便是印证。2012年,金冠面粉初次与康师傅接触,“他们对面粉的要求相当苛刻,整个谈判过程历时8个多月,专人在厂里考察,苛求于产品工艺和管理水平”,刘需勇说,这也是为何中国的面粉企业多,但与康师傅合作的企业很少的原因之一。
如今,金冠面粉已经和湘、浙、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市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面粉市场这扇大门向金冠面粉大开。
延伸产业 道路越走越宽阔
金冠面粉如今已经拥有原粮储备仓5座,能存储小麦10万吨,年产系列面粉36万吨,2010年被授予省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他们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通过充分的考察,他们已经决定在现有的86亩厂房基础之上扩容。
面包粉在面粉中是技术要求最高的品种。为了增加产品附加值,金冠面粉目前正在研究面包粉的生产工艺,一旦研究成功,将立即推进项目建设。
秉承市场竞争中不进则退的理念,金冠面粉的当家人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争取实现跳跃式发展。未来,他们可能会在蒙城,把自家的面粉变成各类香甜可口的点心,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有效地延长产业链。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如同行走在刀尖上的感觉驱赶着我们向前。”刘需勇说。 汪玉琼 葛新爱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蒙城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给予蒙城县国土资源局记集体三等功一次,给予蒙城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涛记个人三等功一次,给予蒙城县国土资源局专项奖励资金...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