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杨老大”的烦恼

来源:亳州新报 2013-05-17 21:57   https://www.yybnet.net/

■汪玉琼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当时占全市种植面积逾60%的杨树出口受阻,大量杨树滞留在田间地头。直到杨树成熟期,朵朵杨絮如雪般飘落,考验着大家呼吸道和眼睛的承受力,而其遇火即燃的特性也曾在一天之间引火点着了十几个院子。

不仅如此,各种害虫和疾病也一度大规模地侵袭杨树,企图撼动它“杨老大”的位置。

一个科学事实是:大面积连片种植一个树种,除了会引发大规模的生态灾害和市场风险外,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杨絮飞舞看上去很美

漫天的杨絮飘飘洒洒而下,飞到人的脸上、鼻中,让市民不堪其扰。悄然落地后,小小的杨絮又开始积聚力量,伺机闯祸。5月5日一天,利辛县纪王场乡里的三个临近的村子,杨絮引火,引燃十余户院子,其中一家大火触电二次起火,10间房子烧成了几排空墙。

村民说,杨树带来的麻烦不仅仅只是杨絮。

早在几年前,蒙城县岳坊镇岳东村村口,草履蚧的侵袭让马如民老人着实捏了一把汗。

无数长相与草鞋相似的褐色小虫密密麻麻地趴在树皮上,努力爬到树冠处吸食树叶的汁液。马如民回忆说,看着粗壮的杨树直叹气,“打药、焚烧都不怎么见效”。这些不甘寂寞的草履蚧又钻到村民家中,爬到锅台、饭桌甚至被窝里,让人寝食难安。

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孙杰回忆,有一年,涡阳万亩杨树死掉3千亩,原因就是溃疡病和黑斑病。

“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偏多,经济林偏少;树种结构不合理,杨树种植占绝对主导。”孙杰说,树种过于单一让杨树失去了抵御各种病虫害的能力,雨量较大时易得溃疡病,过于干旱又易染黑斑病,短期不致命的食叶害虫和易造成杨树拦腰折断的蛀干型害虫,都让林业人员伤透了脑筋。

“十几年前,它们几乎和旁边的杨树同时种下,但现在看来杨树要比它粗5倍都不止。”蒙城小辛集乡何楼村,60多岁的村民孙治淼指着自家地头的两棵楝树说。

“栽杨树、发杨财”,孙治淼告诉记者,二十几年前,村里要求统一种植杨树,统一采伐。“杨树地每亩收入约3万元”,让老百姓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全种上相当于“林业银行”的杨树。

“村里的泡桐、苦楝、臭椿、桑树几乎一下子消失不见,全都种上了杨树。”孙治淼说,当时各种木材价格差不多,但杨树生长周期快,经济效益高,种植杨树确实划算。

从政府引进推广到村民自发种植,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尝到经济效益甜头的农民开始自发种植杨树。如今在蒙城县乃至全市农村土地上,到处都是成片的杨树林。

而当时的人们却忽视了一个科学事实:大面积连片种植一个树种,除了会引发大规模的生态灾害和市场风险外,还会使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孙杰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杨树出口受阻,价格从1200元跌至500元每立方,大量杨树滞留在田间地头,直到成熟期,开始飘杨絮。

“其实,这些杨絮是杨树的种子,只要条件适宜,他们落地后立刻发芽。”孙杰说,这和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性质相同。

“不如把杨树赶紧砍掉,又不值钱了。”利辛县纪王场乡村民纷纷发表了这样的意见。

亡“杨”补牢可行吗?

“这是不可能的!”孙杰明确予以否定,“即使不计算经济损失,生态系统和林木供应安全将成为更大的问题。”

一公顷森林一天约可释放0.7吨氧气,每生长一方还可以吸收1.8吨二氧化碳,其隐形的生态价值不言而喻。“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孙杰说,杨树因为根系特别发达,对保持水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谯城区涡河以北地区是黄壤土,一旦干旱立刻尘土飞扬,森林面积只能增不能减,否则将破坏生态屏障。如果大规模砍伐杨树,种植其他树木,这个中间过程必然造成生态恶化。

杨树还是我国一次性筷子和家庭装修板材的主要原材料,一旦杨树被全部砍伐,木材供应将成为他国制衡我国的一个因素。

“十年时间,杨树直径能长到30厘米,其他树种只能长到大约10厘米。”孙杰说,作为主要木材产业原料,杨树的主导地位目前仍然不可撼动,但为了防止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的病虫害的侵袭,改善生态环境,亳州市从2008年开始转换了林业种植思路,并开展了一系列优化林业结构、改善树种单一现状的举措。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年底,杨树种植面积约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32.5%左右,比2008年降低一半还多,初步打破了杨树一统天下的格局。

而到2016年,全市预计新增森林面积47.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5%,而杨树所占比率将明显下降。

“减少‘杨成灾\’,不能单纯地减少杨树,而是要在逐步增加森林面积的时候,更加注重树种的优化搭配。”孙杰说,结合经济效益与本地实际,亳州市先后引进了四倍体刺槐、速生紫楸以及9501、9502泡桐新品种,美国薄壳山核桃等一批新品种进行试栽,目前生长状况良好,表现出一定的优良性状。

在众多乡土树种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泡桐。以前,谯城是有名的“泡桐之乡”,但由于本地树种老化,难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树干散裂,无法成才,“泡桐之乡”逐渐名不副实。从2011年开始,亳州市从河南郑州泡桐研究所引进优质脱毒泡桐,进行繁育推广,期望能够重塑“桐乡”的林业生产特色。

“引导农户种植多样化林木,必须经过政府的前期试验和引导。”孙杰告诉记者,通过招商引资和引导,蒙城县李大寨村沿高速种植1千余亩金丝柳和桂花,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起到了绿化作用;利辛巩店、王人两个乡镇种植香椿6千余亩;利辛永兴镇还将出现近千亩的桂花园……他们颇具眼光地用特色经济林一步步地打破了杨树一统天下的格局。

“混交林目前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孙杰认为,我们必须要从心底树立生态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植树造林, 求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从“发杨财”到“杨成灾”

亡“杨”补牢得不偿失

“乡土”树木逐渐回归

新闻推荐

宋代女英雄刘金定塑像落成

5月18日,蒙城县小涧镇双锁山下,嘉宾为宋代女英雄刘金定塑像揭幕。当天,蒙城县在小涧镇双锁山下的金定广场举行宋代女英雄刘金定塑像落成典礼...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杨老大”的烦恼)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