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自南向北, 看一路丰景 □本报记者 蒋加磊

来源:亳州新报 2013-06-04 16:43   https://www.yybnet.net/

收割机在楚店镇麦田里作业扬去麦子中的麦糠收获麦子的喜悦张延林摄接待站服务农机手

麦浪飘香,一片金黄,又是一年麦收季。

进入6月, 雨过天晴,亳州市小麦自南向北逐渐进入收割期。从6月2日率先开镰的利辛县,到昨日开始零星收割的蒙城县、涡阳县和谯城区,记者昨日自南向北一路走来,无论是在麦田中轰鸣作业的“麦客”,还是在路上奔行的收割机,处处呈现出一派麦收丰景。

农户颗粒归仓

6月3日下午1时许,利辛县城关镇李楼村。

麦田里一台轰鸣的收割机来回奔忙着,一排排小麦应声倒下,随着一团一团的秸秆被扬起,地上留下了齐刷刷的一长溜麦茬。村民李保祥和家人把从收割机里接下来的麦子运到地头的水泥路上,然后装进编织袋。

“今年产量怎么样?”记者问。

“我这块地的麦不是很好,才收八百斤左右。”李保祥介绍,由于他今年改种的小麦不抗倒春寒,加上前段时间连续的阴雨天,小麦产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他另外一块地的小麦亩产达到了一千余斤。“总共四亩地,收了三千六七百斤。”李保祥说,“要是跟去年种同样的品种,今年的产量达到四千多斤,绝对没问题。”

“小麦品种不是十全十美的,谁也想不到今年是这样的天气。”村民李允华的麦子今年也没有达到他预期的产量,将近四亩地的麦子只收了近四千斤。“我今年要被俺邻居比下去了。”李允华说。

“今年收割机的费用涨了吗?”“没有,还是一亩地五十块钱。”李允华说,相对于每年慷慨卖粮,今年他们选择“惜售”。 “刚才就有人在地头等着收麦子了,一块钱一斤,我们都不卖。”李允华说,这个价格还赶不上去年的保护价,他们想把粮食放一阶段然后再卖,“应该还有涨价的空间”。

抢收赶在雨前

“你一天能收多少亩?”记者问正在工作的农机手。

“百十亩。”操作室里的农机手大声地回答。

“如果是一个老手,不加班的情况下,一天最少一百亩。”利辛县农机局业务股股长汝俊华表示,在近期预计有雨的不利情况下,收割的速度就尤为重要。

据汝俊华介绍,该县共有小麦165万亩,由于前两天下雨,地面较湿,收割机无法进入麦田。经过晾晒,从2日中午开始,各乡镇才陆续开割。截止到当天下午,展沟、胡集等南部的乡镇收割的面积稍大,而较北的乡镇只有零星的地块在收割。

“我县共有收割机约3500台,外出一部分,从外地来的约1400台,基本能满足收割需要。”汝俊华介绍,现在外出的收割机也正在陆续往家赶,如果天气晴好,在6号左右,全县的小麦可以收割完毕。

为了应对天气突变等紧急情况,利辛县农机部门组建了12支应急服务队,配备了120多辆收割机。“这些应急队主要是帮助一些贫困的家庭和孤寡老人收割。”汝俊华说,对于个别家庭实在困难的村民,他们甚至可以免费服务。

除此之外,在每个乡镇,利辛县农机局还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在为午收服务的同时,也会指导农户进行夏种。

利辛前进农用车辆有限公司自发组织了6支应急维修服务队,确保第一时间为农机手排除机械故障。

接待服务到家

在高速公路利辛出口不远处,摆着一顶绿色的帐篷,上面印着“安徽省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两名工作人员随时注意着来往的车辆。帐篷下的桌子上,放着几张宣传单,不仅有午收安全提醒,还有利辛县小麦机收导向图和各个维修点的联系电话。

“从昨天开始,我们就来这里上班了。”利辛县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刘宝玉笑着说,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7点,他们都要在这里值班,向过往的农机手提供多种帮助。

除了提供茶水,接待站还能提供很多专业性的服务。“比如各个乡镇的收割情况,需要机械的数量,我们都有统计。”刘宝玉介绍,如果机械发生了故障,他们还可以负责联系维修公司进行维修。

“咱们把服务做到位了,这些外地的农机手感觉不错,明年还会过来的。”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刘广泽介绍,作为粮食主产区,充足的机械是粮食及时颗粒归仓的主要保证。“如果遇到纠纷之类的问题,我们也会及时跟公安机关联系,尽快解决。”刘广泽说。

据了解,利辛县境内共有3处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都设置在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路边,每个接待站有2到3名工作人员值班。“我们会一直值班到午收结束。”利辛县农机局农机推广站站长沈军说。

今迎全面收割

从利辛县去往蒙城和涡阳县的路上,沿途不断看到有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虽然收割的面积不大,但已经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麦收氛围。

在涡阳县楚店镇周庄村民周凤友家的麦田里,一台收割机已经收了将近四分之一地块的麦子。等收割机来到地头时,周凤友赶紧和侄子开着三轮车去接麦子。“哗……”金黄色的麦粒涌进了三轮车的车厢内,周凤友手忙脚乱地往车厢的空地拨弄着,几分钟的时间,便接了一平车厢的麦子。

“今年小麦产量咋样?”记者问。“我这块地还凑合吧!具体多少还得等收完再说。”说着,周凤友便让侄子开着三轮车把麦子运回家去了。

农机手魏效锋介绍,他们这一带的小麦是从今天刚开始割的,由于前几天下雨,很多地块由于较湿,收割机还是进不去。“从明天开始,就该大面积收割了。”魏效锋说,很多村民比较着急,机器会显得稍微紧张。

话音没落,就有两位心急的村民找来了。“还有多少?”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村民焦急地问。

“这块地就快割完了。”

“俺闺女家有几十亩地呢!你收完这块地赶紧去收吧。”

“好,割完就去。”农机手爽快地答道。

沿着307省道由涡阳驶往谯城,在涡阳城西偶尔还能看到正在工作的收割机,进入谯城境内,公路两侧金黄的麦田一片宁静,似乎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麦收会战。据记者了解,位于市区北边的古井、华佗等乡镇,也已经开始零星收割。今天,蒙城、涡阳、谯城将进入全面收割期。

收割机陆续归

在S202和S307等各交通要道上,记者不时看到有三五成群的收割机在路上奔行。一些农机手介绍,得知家里的小麦熟了,他们是从外地赶回来收割的。

6月3日下午,在谯城区赵桥乡的一处麦田里,中午刚从河南赶回来的焦魁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在短暂休息后,便开始投入到了紧张的午收当中,现在回来的近200台收割机当天下午便收割了7000多亩。

焦魁介绍,从5月22号他带着300台收割机外出,从湖北到河南,每台收割机平均收了500亩小麦。得知家乡的麦子也熟了,他们在那边就加紧工作,以便尽快回来。“从2号就陆续回来了,还有一部分在回来的路上。”焦魁说,回来的这些收割机将会在赵桥乡、十河镇、双沟镇以及十九里镇的部分地区作业,大概3天的时间就能收割完毕。

在收割完家乡的小麦以后,他们合作社的农机手们还要赶赴山东和河北等地。“山东那边打电话说14号能收。”焦魁说,今年农机手比较“吃香”,按照每亩地50元的费用,有的农机手已经挣了上万元。

新闻推荐

机播新技术 助力夏种

6月6日,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村民正在查看新型玉米播种机的播种效果。当天,全省玉米机播现场会在当地召开,来自全国的数十家生产企业纷纷展示了最新的玉米播种机械...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芒种到 抢收忙2013-06-06 16:43
评论:(自南向北, 看一路丰景 □本报记者 蒋加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