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区十九里镇任大庄药农正在晾晒亳白芍
当前,正是亳白芍的上市时节,今年白芍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价格高了近15%。谯城区十九里镇药农张春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的白芍,每亩收入超过了两万元,年收益超过5000元。
而亳白芍入列地理标志产品,将有可能给药农带来更高的收益。亳白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有多大,对品质有着什么样的要求,亳州下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又会是什么?记者采访了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
范围:沿涡河小洪河两岸
亳州种植白芍由来已久,所产白芍在明清时期就有了“亳白芍”之称,并因品质最优、药效最好而扬名。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考证,到清末,亳州芍药产量常年约为300万斤。目前,全市共有41个种植亳白芍的乡镇,面积约30万亩,年生产亳白芍约1.2万吨,产值达2.1亿元,主产区沿亳州市涡河、小洪河两岸。
因此,亳白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界定为:亳州市谯城区全境25个乡镇(办事处)和涡阳县义门、陈大、牌坊、城西、城关、城东、闸北、高炉、西阳、标里10个乡镇及蒙城县小涧、岳坊、马集、板桥、辛集、王集6个乡镇,合计41个乡镇办事处,总面积3590.23平方公里。
品质:外观成分都有标准
“枝条长、粉性足、质坚实、色白净,药用效果好是亳白芍的品质特征。”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沿亳州市涡河、小洪河两岸,光热、水分、土壤等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特别是产区土壤多系沙土和两合土,养分充足,通透性较好,极适宜芍药栽培,再加上传统的加工工艺,及人文因素等,铸就了亳白芍上乘的内外品质。
在此次亳白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上,专家也给亳白芍的“相貌”进行了规范:“外观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cm至18cm,直径1.0cm至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同时,还对亳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给出了理化指标——干燥根芍药苷含量大于等于1.6%。
“也就是说,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才能是亳白芍地理标志产品,受到保护。”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作用:好处挺多权利不小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有诸多好处。大部分地理标志产品在获得保护后,销量有了显著增长,附加值都大大提高。”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亳白芍入列地理标志产品,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保护提升亳白芍的品牌形象,促进药农的增收。
“其实,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不仅仅是一张名片,更重要的是可以制定行业标准,拥有了这个权利,不但有利于强化本地的产业优势,也可以有效地消除国际贸易壁垒,这一点对亳州这个亳白芍出口大户来说,尤为重要。”
据悉,“亳白芍”是亳州市申报成功的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前,古井贡酒和义门苔干已经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据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亳州市下一个有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铜关粉皮。此外,亳州市将加大亳菊等其他亳州地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力度。(王业高 谭艳影 本报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8日,记者从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办公室了解到,日前有市民在网上投诉,蒙城一中多收了学费和班费,经过蒙城县政府调查处理,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 &n...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