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卫生厅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医药,让人类更健康”文化广场活动于9月8日上午在市区魏武广场举行,亳州市著名老中医夏克平现场为群众义诊。吴茂俊摄
亳州市出台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中医,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中医药费医保报销比例
□本报记者 郭玉岩
到2015年年底,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7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市民享受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也将提高……日前,记者从市政府制定的《亳州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得知,亳州市中医药服务将遍地开花,市民在乡镇或社区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中医服务。
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中医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往后看中医,群众不必再来回奔波,在各自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直接就诊。
据介绍,目前亳州市县级公立中医医院4家,56个乡镇卫生院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按照《行动计划》,到今年年底,亳州市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50%以上的村卫生室都要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另外建成12个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技术优势明显的中医重点专科。
而到2015年年底,基本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所有中医医院全部实现标准化,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7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建成20个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技术优势明显的中医重点专科。届时,市民去任何一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看中医。
中医药费报销比例将提高
根据《行动计划》,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体系中,符合国家医疗保障政策规定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将被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报销比例。同时,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也被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
也就是说,对市民而言,今后享受中医药治疗,其在医保中的报销比例将提高。为了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亳州市将在扩大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将筹建亳州市中医医院
根据《行动计划》,亳州市还将在现有中医院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三级中医医院标准,筹建亳州市中医医院。同时,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强化科学管理,使医院成为区域中医医疗、教育、科研中心。
此外,加快完成涡阳县中医医院新院二、三期工程和谯城区华佗中医医院、利辛县中医医院、蒙城县中医医院新院建设并投入使用。所有县级中医医院依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完善科室设置和基本医疗设备配置,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并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示范中医院。
开展名中医带徒工作
中医技术需要多年实践才能掌握,而经验丰富的又多为老中医。为了加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行动计划》要求,亳州市要分层次开展名中医带徒工作,在全市遴选20名副高以上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和40名继承人,通过3年师承学习,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中医临床人才。
人才培养方面,计划方案还提出,到2015年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并力争全市建成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10个市级名中医工作室。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中医
随着市民养生理念的提升和对优秀中医药的认识加深,中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公办中医院力量又有限,远远满足不了所有市民的就诊需求。对此,《行动计划》特别指出,今后,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创办中医医疗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鼓励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
力求到2015年年底,全市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达到60个,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新闻推荐
联系电话:57156785580861晚报涡阳工作站地址:涡阳县行政服务中心一...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