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领取新农合补偿款
联滔电子已经投入使用的保障性住房
市政公园一湖碧水映高楼
“坚持把增收富民作为核心任务,奋力推进民生大改善,努力建设幸福亳州。”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亳州打造成一座幸福城市。
回望这一年,亳州市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教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等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快速发展的亳州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几度入围全国幸福城市榜单的亳州,如今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朝着更加幸福的方向驶去。
78亿打造31项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亳州市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资金78.8亿元,占计划投入资金的101.8%。
从项目类别上来看,今年亳州市共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等六项基本公共教育与公共文化类工程,就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两项劳动就业服务类工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三项社会保险类工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六项基本社会服务类工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类工程,廉租房与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两项基本住房保障类工程,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七项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改善类工程。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不仅完善了城乡的基础性设施,改变了城乡面貌和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也让全体市民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市政公园渐成休闲景点
冬日的亳州,尽管寒意浓浓,但仍有不少市民专程来到位于亳州经开区的市政公园游玩。随着公园各种设施的不断完善,这里正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公园的湖水清澈见底,旁边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各种花花草草正在培植,一株株景观树逐渐挺立在广场的绿化带中;塑胶道路上,游人们踱着悠闲的脚步,享受着工作之余的悠闲时光……基本建成的市政公园,用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游客。
市政公园工程位于亳州经开区养生大道以南、牡丹路以北。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公园总用地面积约7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52公顷,水域面积约23公顷,自2011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今年以来,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省支持皖北加快发展,以及亳州自身的加速崛起,亳州的城市容量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愈发健全、城市综合功能愈发完善,这些都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也让市民对幸福亳州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农民增收书写幸福生活
蝉联“小麦亩产千斤市”、 吨粮田面积达到300万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00万亩、2013年粮食总产将超100亿斤……2013年,拥有750万亩耕地面积的亳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强,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稳中有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392元,同比增长14%。
市委、市政府要求,要大力实施居民收入赶超计划,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把农民增收作为重中之重。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三农”问题始终是亳州市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变美了,惠及全市的小康社会才能全面建成。
如今,村子里出现了一幢幢别墅楼、一处处新住宅,像蔬菜专业村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涡阳县陈大镇“原乡城邦”的韩桥村、利辛县王人镇产业集聚的曹店村、蒙城县乐土镇具有“一村一品”特色的双龙村,多点开花的美好乡村建设,无不显示着亳州近些年农业发展的成果,农民们在广袤的亳州大地上,正用辛勤和汗水书写着幸福生活。
社会事业惠及千家万户
“绝不让一个有意愿有能力学习的孩子因贫失学,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不仅要解决老人的物质生活问题,也要解决老人的文化生活问题,实现老有所乐。”……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态度。
“如果没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俺一家的基本生活根本得不到保障,俺老伴的病也无法医治,她早就活不到今天了。”这是利辛县西潘楼镇西街村村民苏凤仁的心声。
2013年,全市在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共按月打卡发放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1030万元,中职免学费资金2929.6万元,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2495.9万元;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63.4万人,累计支付资金39023.8万元;全市4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3个博物馆、8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正常运行,共拨付补助资金763万元……这是这一年,政府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的具体举措。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几千年来人们梦想的晚年生活,如今这个梦想正在变成幸福的现实;不让一个有意愿有能力学习的孩子因贫失学的承诺,也基本兑现。
基本医疗、农村危房改造、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惠及千家万户。
低收入家庭圆了住房梦
明亮的阳台,干净整洁的厨房和卫生间,通透的小客厅,温馨的房间……对于不少低收入家庭来说,能够住上这样的房子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作为保障性住房的受益者,家住涡阳县团结社区曲艺巷的李六玲,切身感受到了这项政策给她全家人生活带来的变化。
“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53.29平方米,两年租金1272元,我终于住上新房子了。”不久前,刚刚拿到涡阳县涡北街道廉租房钥匙的李六玲显得激动。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加上丈夫患病,李六玲和丈夫一直居住在狭小的简易房里。“原本以为这辈子就只能住阴暗潮湿的简易房,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这样的家庭也住上了楼房。” 李六玲说,有了这样的住处,心里感觉踏实多了,新房子再次点燃了她奔向幸福生活的激情和信心。
“住有所居”是人们的梦想, 2013年,全市廉租房与公租房保障工程共开工建设廉租房1833套,公租房20206套,发放新增租赁补贴493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7160套,廉租房配租2077套,公租房配租1256套。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让低收入者圆了住房梦,过上了无忧无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蒙城县双涧镇路南村王新庄74岁的村民王东各,路遇偷狗贼,因喊人抓小偷阻挡盗贼去路而被砸伤。2013年12月28日上午11点50分左右,王...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