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代先哲庄子故里——蒙城县把自身建设放在全市、全省发展大局中,大思路谋划发展、大手笔推进建设、大成效实现跨越,以“稳中求进、进中求优、优中求快、能快则快”为主基调,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全面加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力争在皖北率先突破、率先赶超、率先崛起,早日跨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今年一季度,蒙城县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0.95亿元,同比增长1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1亿元,同比增长29.0%;实现财政收入5.9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7亿元,同比增长13.0%;实际利用外资5751万美元,同比增长17.7%。
工业经济特色鲜明
“新厂刚下线了40台‘小卡\’,有两台发往北京参展,四台赴海外参展! ”4月10日,江淮安驰厂技术质量科的李先祥兴奋地说。李先祥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是江淮安驰新厂引进的众多人才之一,“生活条件虽然不能与大城市相比,但在这里,有我们热爱的事业,我们会齐心协力帮助新厂壮大,在国内汽车业占有一席之地。 ”李先祥信心满满地说。
李先祥所说的“小卡”,是江淮安驰厂研发的新型小卡车,年产达到5万辆,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年产10万辆的小型客车,也已经进入整车调试阶段,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量产。走进新厂区,回望老厂区,令人感慨万千。焊装车间的王蒙说,与过去老厂的“人声鼎沸”相比,新厂区的生产方式达到了业内先进水平——数十台全自动机械手臂整装待命,人工环节被大大减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小县城造大汽车”,始终是蒙城人的梦想。如今,随着江淮安驰15万辆微车项目的基本建成,围绕整车生产一批零部件配套企业年内陆续投产,北汽集团投资20亿元的现代农业装备项目的开工建设,蒙城的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再度崛起,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为全县的赶超跨越积聚了巨大能量。 2013年,全县净增规模工业企业36家,总量达160家,增量居全市第一;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17%,以汽车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完成产值105.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73%。
现代农业创新活力
2013年,蒙城县粮食总产30.1亿斤,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吨粮县”,并连续第八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这一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发展家庭农场151家。
早春二月,县里的农机一条街异常火爆,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鼓励下,农民争相选购自己喜爱的拖拉机、收割机及配套农机具等农业机械,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2013年,全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252万元,目前,2014年首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430万元也已到位。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5%,位居皖北23个县前列。
在推广农机的同时,蒙城人在土地使用上的创新,更是彰显智慧。2013年12日12日,农业部在河南商丘召开的部分省(区)互换并地现场交流会上,蒙城县提出的“一户一块田”成为热门词汇,其成功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肯定。从传统的一户多块田,通过合并小零散碎,最终实现一户一块大田,既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又满足了农村发展形势的新变化。 “一户一块田”加快了蒙城县土地流转步伐,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全县已创办国家级养殖示范场1个,国家级、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6个,流转面积1000亩至5000亩的经营大户16家,经营面积超过了10万亩。
城乡建设美如画卷
以“五城同创”为抓手,推出的农村清洁工程、“三线三边”整治、乡镇文明创建“四四七”工程、城区“三大秩序”集中整治……一系列立意高远、可操作性强的创建措施,让蒙城县城乡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初步成形。
在县城,按照“加快建设新城区、稳步提升老城区、从严控制未开发区”的思路,着力打造田园城市。今日的城南新区,紧密围绕“核心、书香、森林和水乡”做文章,以商贸、金融、文化、居住为主题,打造出了具有皖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新区。东片区城市规划馆、博物馆、市民休闲公园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相继建成使用;西片区中心公园、水系景观、道路绿化等正加紧施工;新城区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物流、公共交通等布局合理,新发地农贸大市场、红星美凯龙等一批精品规划和精致建设正破土而出。
在农村,农村清洁工程深入推进、6个全省美好乡村示范点的引领带动,使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是鱼虾成群;过去的脏乱差,现在已彻底换了容妆。目前,全县2个乡镇成为省级森林城镇,7个村成为省级森林村庄,并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绿色涌流,美如画卷……”谈到这些年的城乡巨变,当地一位作家陶醉其中。
搭建平台 示范引领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蒙城有8人跻身“中国好人”榜。近年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蒙城县通过具体活动让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每年一度的“感动蒙城人物”评选中,面向基层、普通百姓,采取由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自下而上推荐的方式,着重推选群众身边的“小人物”。由于推选出来的典型与群众近在咫尺,让普通民众学有榜样、看有标尺,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涨。六年来,全县自评的100多位年度 “感动蒙城人物”中,已有29人被评为“中国好人”,12人被评为 “安徽省道德模范”或 “安徽好人”,17人被评为“亳州市道德模范”或“亳州好人”,好人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示范引领。近年来,为使典型的力量得到放大和辐射,蒙城县除在街头、广场、街道设立好人墙、好人长廊、好人街道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使媒体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推动者。县电视台《身边的感动》栏目,每周宣传、推介一位本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且连续四届对“感动蒙城人物”颁奖仪式进行现场直播。 4年来,广播电视共录制拍摄、播发“中国好人”、“感动蒙城人物”及各类道德模范典型专题报道320多期,宣传推出各类道德典型300多位。与此同时,蒙城县还充分利用各单位开办的 “道德讲堂”,组织道德模范代表下企业、到乡镇、进社区现场,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既增强了“道德讲堂”的活动效果,又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的影响力,社会反响热烈。
为确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今年蒙城县将大力推进“德润蒙城、善行漆园”公民道德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为契机,继续办好“感动蒙城人物”和“七个文明”、“九个十佳”、“两个最美”等系列先进典型评选,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道德模范礼遇嘉奖制度,进一步加强道德讲堂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文明创建向纵深延伸。蒙城城市规划馆、博物馆鸟瞰图。
江淮安驰年产15万辆微车项目新厂区。
庄子故里——蒙城庄子祠。
第五届“感动蒙城”颁奖典礼现场。蒙城江淮安驰智能化微车生产线。蒙城城区梦蝶广场。蒙城汽车会展中心。蒙城县许疃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菜花甜妈”在家乡蒙城演出。蒙城梦蝶广场晨练一景。本版文字图片:葛新爱 胡卫国 武长鹏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葛新爱 王海龙)蒙城县团县委联合春雨集团组织由100多辆小型车辆、10余辆大客车成立“爱心送考”车队,开展免费送考活动。目前,车队所需的驾驶人员、车辆已全部准备就绪。据悉,蒙城“爱...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