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全国首个“扶贫日”。
作为欠发达地区,亳州市的利辛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大别山特困地区片区县,涡阳县、蒙城县、谯城区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级扶贫连片开发片区县,扶贫开发任重而道远。
虽然任重道远,但亳州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一直砥砺前行。
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组合拳,成效显著。按照农民纯收入2300元这一扶贫线,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84.89万人减少到2013年底的48.95万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这一目标,亳州市扶贫路上的脚步也将更加铿锵。
扶贫项目认证促*
谯城区双沟镇邹李村,有30户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需要资助,总资金6万元。
涡阳县曹市镇后平村,农田水利建设要新打机井100眼,总资金40万元。
利辛县新张集镇南集村,一体化村室建设,总资金35万元。
蒙城县篱笆镇陶庄村,村基础设施建设,总资金75万元。
这是亳州市在“扶贫日”活动期间,开展的“贫困村扶贫项目认领活动”。
市扶贫办主任祝文山告诉记者,“贫困村扶贫项目认领活动”涉及贫困村的村道路建设、农用机井、农户的种植和养殖,以及偏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成长扶助和个别农户危房改造等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扶贫项目,更加精准地对扶贫对象实施帮扶。
到2013底亳州市仍有48.95万贫困人口,286个贫困村。为了便于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认领,市扶贫办筛选了一批贫困村急需解决的扶贫项目,公布286个贫困村经审核确认的扶贫项目及所需金额,以及认领流程和捐款账号,号召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认领,以实际行动支持贫困村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困难群众提高生产技能,增加家庭收入,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贫困村扶贫项目认领活动\’自九月底发起以后,得到了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参与。”祝文山说。
据统计,截至到10月15日,全市共认领项目162个,认领项目资金1281.32万元。
除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界也积极参与进来。如,谯城区就有20家规模企业约定了认领扶贫项目,有5家企业积极捐款金额达到了10万元。
“贫困村扶贫项目认领活动仍在继续,希望有更多的单位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祝文山呼吁。
整村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2年亳州市涡阳县、蒙城县和谯城区新调整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级扶贫连片开发片区县,利辛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并被列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大别山片区县,全市扶贫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在亳州市的扶贫工作中,整村推进是重大举措。
整村推进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以贫困人口为重点扶持对象,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以广大群众参与为主要方法,以整合扶贫资源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干部群众能力为重要途径,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农村扶贫开发方式。
据介绍,亳州市按照“村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工实施”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对60个左右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以发展生产、改善条件、提高能力、创造机会为工作着力点,实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村、扶贫资金到村、行业扶贫到村、领导联系到村、社会帮扶到村。
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同年,全市实施整村推进124个,培训转移劳动力6590人,实施技术培训36000人,资助农村贫困大学生2747人。
同时,亳州市还实施了“雨露计划”,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实施“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减轻农村贫困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负担;实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政策”,在扶贫开发主要解决发展问题的同时,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存问题。
结对帮扶为群众救眼前急难
李朝仁、丁培夫、李朝起是利辛县永兴镇解集村的三户困难群众,也是市委书记杨敬农的帮扶对象。
自去年4月份与李朝仁等三户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后,杨敬农已经先后4次去看望他们,并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这一年多来,在杨敬农的关心帮助下,李朝仁他们的生活变化很大。政府帮李朝仁接通了自来水,整修了漏雨的房屋,新建了院墙,并铺设了水泥路。而丁培夫和李朝起则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的安置房,且李朝起的妻子还被村里聘为保洁员,每月工资500元,进一步改善了生活。
在亳州市的扶贫工作中,亳州市还通过结对帮扶,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2013年4月起,亳州市开展了“结对帮扶,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活动。全市8873名领导干部,“入农户、结穷亲,走基层、转作风,解民困、赢民心”,结对帮扶10013户因伤残、疾病、灾害等致贫的困难家庭和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使得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亳州市又将此项活动作为“18项自选工作”之一,要求抓紧抓好,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按照活动方案的要求,市厅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3户,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2户,科级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每人帮扶1户,结对帮扶时间为3年。截至目前,共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85万个,送去慰问品、慰问金1035万余元,办实事2.13万件。
2020年扶贫对象要不愁吃穿
一系列的扶贫措施,成效显著。全市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84.89万人减少到2012年底的67.58万人,再减少到2013年底的48.9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6552元增长至2013年的7530元,增幅达15%,超出全省1.9个百分点,亳州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后,位列全省第四位,被通报表扬。
“全国扶贫日的设立,对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向贫困宣战,将发挥重要作用。”祝文山表示,亳州市将继续推进*,确保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据悉,亳州市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各县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新闻推荐
商品标价雾里看花 一些收费随意性大 市物价局负责人做客《沟通——政务零距离》,接受问政
问政现场□记者 杨文刚提醒 小心明码标价下的价格欺诈10月23日,市物价局负责人做客《沟通——政务零...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