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银发浪潮”来袭 晚年何处安放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联组会议对市政府养老事业发展进行专题询问

来源:亳州新报 2014-11-05 16:02   https://www.yybnet.net/

专题询问现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事业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 亳州市有60岁以上的老人88.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94%。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12.9万人,百岁老人587人。数字表明,亳州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养老事业发展迫在眉睫。

10月31日上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联组会议对市政府养老事业发展进行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如何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怎样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与保障水平等与居民养老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连珠发问。

养老服务体系 2020年覆盖城乡

市民政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亳州市有60岁以上的老人88.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94%。其中,80岁以上的12.9万人,百岁老人587人。一组组翔实的数字表明,亳州市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刻不容缓。

“亳州市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修薇对养老事业发展十分关注,在此次联组会议上首先发问。

市民政局局长刘伟答复,亳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中,覆盖城乡、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刘伟表示,届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少于45张;符合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农村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以上,全市40%以上的敬老院改造成农村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落实相关政策 引导“民资”投入

近年来,亳州市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李伟认为,尽管亳州市养老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人口老龄化的形势、群众对养老需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政府兴办敬老院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养老产业将成为拉动地方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请问亳州市在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方面、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李伟问道。

“关于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无论是国家还是省里都出台了一些政策,现在就是一个落实的问题,如果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宣传到位,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就会愿意投入到这个领域来。”市发改委主任李小彦回答说,“要使民间资本顺畅地进入到养老领域,撬动养老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我们的养老事业发展,我觉得就是要很好地做好相关政策的落实。”  

提高供养标准 推进敬老院升级

亳州市是劳务输出大市,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现在农村大部分居民是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如何保障农村留守老人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闫莉一直关心关注。

“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来缩小城乡差距?如何在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中,使它能转型为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闫莉问道。

刘伟介绍,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1年以来,亳州市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29所,新增床位14500张,完成投资2.9亿元。今年,亳州市又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0所,新增床位2772张,年底全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能力将提高到65%以上。

“下一步,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建设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各类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推进敬老院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农村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为社会老年人开展服务。”刘伟说,同时,不断提高农村老人供养标准,大力发展老年文体事业,持续提升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推动“医养结合” 解决就医难题

市人大常委会在此前的调研中了解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需求开始多元化,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服务需求相继增多,但亳州市养老服务业尚处于“养”、“医”的基本阶段,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胡永廷希望养老机构能与医疗结构相结合,推动“医养结合”。

“有一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反映,他们行动困难看病不太方便,希望有关部门能就近设置医疗站点,或者定期给他们提供便民服务。请问市卫生部门在这方面能否有所推进?”胡永廷问道。

市卫生局副局长丁中秋介绍,“医养结合”就是要推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结合,解决老人的养老和就医问题。近年来,亳州市在“医养结合”方面已经进行了初步探索。蒙城县中医院2004年就开始投资兴建养老机构,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如果养老机构内有设立医疗机构的条件,我们鼓励设置,将在设置的流程上、审批程序上给予简化优化,给予绿色通道,给予加快办理相关手续。”丁中秋表示,在下一步规划中,将把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布点的重要因素,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功能、数量的设置上,合理布点。

“问”出深度要害 “答”出责任承诺

专题询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紧扣社会普遍关注、事关全局的问题进行发问,3个小时的时间,12位委员提出了17个问题,问出了深度,问到了要害;应询者诚恳作答,答出了责任,答出了承诺。联组会议希望通过市区衔接、部门联动,对全市养老事业发展实行一体化协调推进,让城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副市长马露参加专题询问会,并代表市政府就进一步做好养老事业发展工作作了表态发言。马露表示,市政府将以此专题询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养老事业发展工作,通过持续跟进、强化督查等方式,确保各位委员提出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力推进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

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乡村老人爱健身

11月9日,蒙城县板桥集镇举办首届老年体育运动会,来自全镇的百余位老人竞相登台展示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以及健身舞蹈等健身成果,反映了当地老年人的风采及其健康向...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银发浪潮”来袭 晚年何处安放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联组会议对市政府养老事业发展进行专题询问)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