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援,他们大年初一仍然在忙碌;为了生命的希望,他们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每次行动,他们不计成本无私付出。他们,就是阜阳蓝天救援队的成员们,一群热心公益却不计名利的人。社会各界这样的评价他们:这是一群充满正能量的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大年初一仍在救援
“公益事业全年无休。”对于蓝天救援队的成员们,这句话尤为适合。2月19日,农历大年初一,阜阳蓝天救援队接到救援信息:亳州市蒙城县一村庄附近,一家三口落水。截至当天下午17时,小孩和母亲浮出水面,但仍有一男性村民失踪。
接到求救信息后,阜阳蓝天救援队队长“老仔”立即发布任务信息,召集出勤队员。一小时后,“老仔”、“猎豹”等8名成员抵达现场。宽阔的水面、冰冷的河水,队员们毫不迟疑,立即分舟下水,使用三角钩排查。短短5分钟后,发现落水者遗体,随即打捞上岸。“救援的结果虽然令人遗憾,但及时打捞出落水者遗体,至少也能让生者得到安慰。”参与救援的一位队员说。
在阜阳,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突发事件,只要有需要,就有蓝天救援队员的身影。正因为如此,他们被誉为自发的“119”,“110”的后备队。他们日常与公安、消防建立了联系,遇溺水、车祸、在非常环境提取刑事案件物证等一切抢险救急情况,他们都义无反顾。“最近没少关注颍泉区地震灾后救援的事情。灾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就赶赴现场,希望可以提供帮助;前两天,我们还组织队员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颍泉区伍明镇和行流镇,帮助有关部门发放救灾物资。”
赴京救援赢得赞誉
阜阳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0年青海玉树抗震抢险期间,几年时间中,经他们救援的人数超过一千人;仅去年一年,该队执行的有效救援就达到了100多起。其中,不乏地震救援、落水救援、车辆救援等行动。
由于经验丰富,阜阳蓝天救援队的名声在外。外省市一些难以解决的救援难题,有时也会慕名求助于队员们。“其实也是相互学习。”尽管队员们提起自己的成绩有些谦虚,但阜阳蓝天救援队在业务上确实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几年来,由于水上救援经验丰富,阜阳蓝天救援队得到全国各蓝天救援分队的认可,并有多个分队前来学习交流。
去年,阜阳蓝天救援队曾参与了北京的一次水上救援。2014年12月20日晚,北京平谷区黄松峪水库发生一起溺水事故。一名居住在水库附近的男子在水库内失踪。事故发生后,平谷消防、蓝天救援队北京分队和白洋淀打捞队陆续赶来搜寻,但几天下来,均未找到该男子身影。
危难之时,阜阳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信息。12月24日,4名队员赶赴北京。经4天半的努力、在自发研制的打捞工具帮助下,12月29日中午,溺水男子终于被打捞了出来。“只要家属不放弃,我们就坚持到底。”阜阳蓝天救援队队长“老仔”说。
坚持公益助难救危
为了帮助困难群众,他们自发捐款筹集年货;为了帮助云南保山贫困山区孩子,他们和其他公益组织一起,发起“云南保山暖冬在行动”活动;为了帮助云南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地震灾区群众,他们驱车赶往一线……在阜阳蓝天救援队的工作中,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
“我们不图别的,只为奉献爱心。”阜阳蓝天救援队成员告诉记者,加入这个团队,大家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希望能尽可能地帮助到更多人。”
如今,阜阳蓝天救援队已有成员百余人,包括退伍军人、医护人员、户外爱好者等等,虽然来自不同的职业和岗位,但他们都拥有一样的公益目标:坚持走在公益的道路上,书写出一首首大爱之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杨文刚)7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在全市第二季度经济工作督查调度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提神、提速、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市三次党代会召...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