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沿线44处文物点需“抢救” 国内高校专业考古团队支援,已完成6处古遗址抢救性发掘

来源:新安晚报 2018-11-30 11:12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润泽安徽、惠及河南,造福淮河、辐射中原,具有保障供水、发展航运、改善环境等巨大综合效益,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而做好工程沿线的文物保护也至关重要。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目前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确定的44处文物点需要抢救保护。

江淮流域文化遗存丰富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近些年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化遗存。”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邓峰介绍,比如蒙城尉迟寺、蚌埠双墩、蚌埠禹会村、固镇南城孜、宿州芦城孜、亳州曹氏家族墓葬、寿县楚国都城等,它们犹如一颗颗明珠,分布在淮河两岸。

江淮之间也是古文明发源地,文化遗存丰富,有凌家滩文化和环巢湖文化遗存,它们既是文明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南下交流和南方自然资源北进的载体。

在这一带内,密集分布着一种商周时期非常显著的遗址形态——台形遗址,面积一般在10000平方米,高出地面3米以上,时代跨越新石器晚期到西周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文物遗存。

44处文物点年代跨度大

早在201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对引江工程沿线开展了专题调查,基本摸清了工程沿线的文物分布情况。随后结合规划图纸的优化调整,进行多次复查及论证,2017年8月,形成《引江济淮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文物考古调查报告》。

2018年3月,省考古所与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文物保护合同》。自此,引江济淮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铺开。

“已经确认的工程沿线需要进行抢救保护的文物点有44处。”邓峰介绍说,44处文物点年代从新石器至晚清,以新石器至商周时期最多,年代较早,学术意义重大。从规模上看,这些遗址少则一两千平方米,多则上万平方米,体量庞大;从地域上看,庐江县文物点最多为20处,肥西县10处,寿县7处,合肥市高新区4处,枞阳、桐城和淮南各1处,分布范围较广泛。

2021年可提交发掘报告

“引江济淮工程的施工时间是六年,但留给考古发掘的时间只有两年。”邓峰说,为了保障考古发掘的进度,省考古所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邀请了国内具有考古资质的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高校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来皖开展合作发掘,并实行第三方监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34处古遗址的勘探,处古建筑的测绘,6处古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正在发掘的古遗址有16处。目前已发现周代的部分房屋基址,出土文物多为鼎、罐、鬲、豆等陶器残片以及少量青铜小件。

专家介绍,预计在2021年可完成并提交考古发掘报告。这一重大考古项目,有望获得大批考古成果,将带来一次学术研究的高潮,推动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研究。

本版稿件由寿子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碧琦王从启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迷失自我涉毒村干被刑拘

出身贫寒,努力致富后出资20多万元捐资修路,后当选县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然而,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榜样人物竟染上了冰毒。...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展才艺 亮素质2018-11-28 08:48
猜你喜欢:
评论:(沿线44处文物点需“抢救” 国内高校专业考古团队支援,已完成6处古遗址抢救性发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