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筚路蓝缕绘蓝图 应信明天景更胜

来源:颍州晚报 2018-12-18 11:12   https://www.yybnet.net/

有两个时间点,注定被记录在关于颍州西湖的史册上:

1987年2月8日,颍州西湖移建工程正式开工。

2018年6月6日,市委召开西湖开发专题调研会议,决定正式启动西湖景区开发。

当前,阜阳市已经拉开颍州西湖大开发、大建设的帷幕。几年后,一个按5A级景区打造的新西湖,将重妆出现在市民面前。

颍州西湖的一步步变迁,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阜阳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

事件

一波三折,移建颍州西湖事宜终落地

翻开颍州西湖管委会提供的资料,就能看到颍州西湖的历史。

它“始于周、兴于唐、盛于宋、泯于清、毁于民、复于今”,现在的阜阳生态乐园,就是它的遗址。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了黄河花园口,连续9年的河水把有着3000年历史的颍州西湖毁坏……

1958年,中共阜阳地委、阜阳专员公署决定以建设西湖宾馆为起点,分批分期恢复颍州西湖的建设。但因为历史的原因,直到改革开放后,移建西湖才被正式提到日程上来。

“移建颍州西湖提上议事日程,是1985年的事。”已经退休多年的王金峰,从1986年起,曾历任西湖管理区筹备领导小组组长、西湖建设筹备处副处长,阜阳县颍州西湖风景区管理处第一任主任,参与了当时颍州西湖整个北湖的建设过程。“北湖的建设,可以视作现有颍州西湖的发端。”

王金峰还记得,1984年底,时任阜阳县县委书记的褚立民,到阜阳城西三十里河考察,发现这个地方水质清冽、风景如画,觉得是个建景区的好地方,想把曾经的颍州西湖移建在此。

回到县里后,褚立民立即找到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体文,要他画一张在西三十里河建设景区的规划图。

几天后,图画出来了:包括景区范围有多大,在哪处建个亭子,在哪里种上几棵树,在什么地方设照像点,又在哪个地方钓鱼……

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规划图,最多算是张不太合格的“规划效果图”,无法用来指导工程建设。加上没有资金,移建的事被再次搁置。

在这个档口,曾任颍东区政协副主席的企业家徐广华开始行动了。其实,他早有意移建颍州西湖。1985年初,他听说县政府有意在西三十里河建景区,就于当年5月成立颍达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宗旨是:开拓市场,发展经济,为建设阜阳筹建西湖作贡献。

“那是1985年6月的一个早晨,徐广华拿着聘书到我家中,要我当他们公司的顾问,帮助他们移建西湖。”王金峰回忆。

当时,王金峰在县计划委员会任党组书记。在徐广华看来,他站得高、看得远,能够在移建西湖上献策献力。

的确,在王金峰看来,移建颍州西湖,既能发展经济,又能弘扬历史文化,对提高阜阳知名度、招商引资意义重大,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985年7月,王金峰邀请徐广华、知名画家李伯英重游西三十里河,约李伯英画了一幅美景,准备拿着它再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

1986年春节刚过,王金峰就拿着材料找到从蒙城调来不久的原常务副县长马连才。马连才听完汇报后,非常感兴趣。

很快,马连才就到西三十里河考察。当天,风和日丽,百花盛开,河畔杨柳飘动,芦花纷飞,游人如织。看到这一幕,马连才很震撼,当即表示要向褚立民书记汇报。

不到10天,马连才打来电话:“经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西湖筹备区领导小组,由你当组长;动员邻近三个乡,出民工1万,清淤、修复湖东岸;动员各企业单位植树节到西湖种树。”

至此,颍州西湖移建事宜,终于落地。一场浩大的工程,即将拉开序幕。

1987年2月8日,西三十里河附近三个乡的民工争先恐后上工了,有人还打着标语:“人民西湖人民建,建设西湖为人民。”

上万名的民工队伍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3岁。8天时间,全部完工。

“现在北湖的东岸陆地和湖中间的岛屿,就是那时修起来的。”王金峰说。

当年3月12日植树节,由原县长宋金品带队,县直机关200多人到西湖植树。那天下着小雨,乍暖还寒,但大家的植树情绪很高。一些退休的老同志,如人大老干部李世忠、县委的张述千,把自己家里最好的树都贡献出来……

“各单位捐的买树、植树款总计4万多元,我们发动民工种树,种1棵树2角钱。”王金峰介绍。

颍州西湖(北湖)初具雏形的背景下,1988年8月,阜阳地区行署召开专员办公会议,决定在阜阳县三十里河移建颍州西湖,并成立了颍州西湖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明确: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

最早提议移建西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徐广华,投资建设了野仙亭、醉仙居、铁佛寺等;乡镇企业家邱爱国投资上百万元建设了西湖碑林……

而清涟阁的建设,是北湖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

“之前我们已经在做规划了,但直到1990年才得到通过。”王金峰说,此前的工作是打基础,为开发建设西湖,还需要先建一个景点,打响西湖的知名度“曾经的清涟阁,为晏殊所建。清涟阁是什么样子,我们也没查到有关历史记载,只知文人墨客题了不少诗。”王金峰介绍,他们根据外地阁楼的风格样式,找了几个样本,最后以台湾日月潭的阁楼为参考,按五层设计。经委托外地园林设计研究院设计,有关领导同意,才有了如今清涟阁的样子。

“人民西湖人民建,建设西湖为人民”

1993年9月22日,清涟阁动工;1994年5月1日,清涟阁(含九曲桥)如期完工。它像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颍州西湖上。

至此,北湖的建设基本划上圆满的符号,留下如今颍州西湖的雏形。

进程

建设南湖

北湖成功建设后,颍州西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1996年,阜阳行政公署改为阜阳市(地级)后,成立由市政府直接领导的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狠抓了三项基础建设:一是投资280万元修建了湖东岸6公里长、6米宽的环湖路(景区一环路);二是投资1000万元用于南湖清淤,利用淤土堆积“三山一岛”;三是植垂柳、桃、杏、松、柏等观赏木和常青木61万株。

随后,虎啸山庄、兰园、怡园、“古曲三桥”、女郎台、万木百花园等景点相继建成。1998年,省政府批准颍州西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2A级旅游区;2003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12月,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建成后的南湖景区,成了市民们周末休闲的胜地。近年来,颍州西湖南湖景区,还多次举办“桃花、樱花、牡丹节”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游人。

大开发、大建设

颍州西湖是阜阳最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西湖倍受社会关注。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开发建设颍州西湖。今年,颍州西湖“大开发、大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今年6月6日,市委召开西湖开发专题调研会议,决定正式启动西湖景区开发,拟规划建设具有宋代建筑风格、还原颍州古西湖36个著名景点、融入现代旅游新业态的高端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颍州西湖是阜阳人抹不去的情结,对她进行开发建设,事实上多年来阜阳的历任政府都有考虑。”颍州西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一直都没有动工,是因为当时城市化进程还没达到那一步,城市的承载力有限,而且地方财政不允许。此外,此前大的开发思路和理念尚不清晰。“颍州西湖对阜阳人来说太重要了,历届政府都不敢随意‘下手’。”

如今,以上条件基本具备,现任市委市政府重新对颍州西湖进行大的开发定位,对历史文化的发掘更充分,目光更高远,拿出了更大的魄力与雄心。

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南湖历史人文景区详规已通过省住建厅审批;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正在进一步优化;景区历史人文景点建筑设计已完成设计招标,已启动建筑设计前期相关工作;西湖新区总体概念规划方案已经省住建厅评审通过。

按照相关规划,建设后的颍州西湖风景区将由8个功能区组成,分别为历史文化观光区、湿地休闲体验区、文化休闲体验区、文博会议会展区、花卉博览区、田园休闲体验区、养生休闲度假区、湿地康体体验区,以10公里长的环湖大道串连;结合古诗词文献记载,规划发掘了36个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呈现古颍州西湖的历史人文景观;还将现有1.9平方公里水面扩大到6.6平方公里……

规划

建设西湖新区

围绕颍州西湖,还将建设西湖新区。按照新近出炉的《阜阳市西湖新区总体规划》,其范围包括颍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湿地保护区、西湖新城及周边影响区域,西至交通西外环(S256边界),东至主城区,北至颍州西湖自然保护区边界,南至小润河,总面积约245平方公里。规划策略是“生态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纲”,将形成“双心双链十绿廊、西湖东市中水城”的空间结构,整体形成西部颍州西湖、北部湿地与自然保护区和中部特色皖北水城彼此融合、相互映衬的空间特色。

当前,西湖大道东段(三十里河-霞光大道),正进行主车道沥青摊铺、辅道灰土及桥梁桥面施工,计划本月底主车道建成通车;西段(S256-三十里河)计划明年9月建成通车;环湖路施工面

已全面展开;西湖风景区水系综合治理

及景观一期工程中,清淤工程已完工;景观工程(含水利设施、水生态治理),已完成招标,正在进行临时设施建设,清表、土方整理;颍州西湖铁佛寺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铁佛寺寺庙及琉璃塔建设,目前正在初步方案设计,力争本月完成施工图并开工建设;此外,345国道(阜临路)下穿西湖隧道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城南新区建设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不久以后的颍州西湖,定能让你惊艳不已。

侧记

从曾经对颍州西湖的移建,到如今对颍州西湖的大开发、大建设,都体现了一代代阜阳人,筚路蓝缕、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

徐广华和邱爱国两位企业家,为建设北湖,可说是竭尽全力。1988年,邱爱国的企业举办了“中国颍州西湖碑林海内外书画大赛”,国内知名书画家及海外华侨参与,共征集作品3万余幅,轰动一时。最终的获奖作品,就刻在那一块块石碑上。在石碑上留名的,还有当时热情捐款支援西湖建设的阜阳人民。其中,年龄最小的是个8岁小男孩,他当时捐了5分钱。

西湖碑林1991年1月17日动工,当年5月1日建成开放。“开放那天,可以说是人山人海。”邱爱国回忆当时的场景,心中还是难抑激动。

至今,邱爱国还忘不了建设碑林的那段日子:道路泥泞,每天四十多辆车出入工地,还有几百名工人干活,而他吃住在工地,到了大年三十,回到家发现连买菜钱都没有了,就买了把面条,全家人就这样过了一个年。说起这一段过往,邱爱国数度落泪。

而徐广华,则将积蓄都投入了西湖建设,自己的家只有60平方米。

除了他们,政府机构的办事人员,也是全身心投入。王金峰,在建设期间一心扑在工地上,披星戴月回家;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他几次到省里跑规划,吃住在四处漏雨、没有蚊帐的房间里;有一次盘缠用尽,他只得跑到淮南战友那借了5元钱。

如今,为了颍州西湖的建设、西湖新区的规划,市委市政府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市城南新区建设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在加班加点……

颍州晚报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桑殿明/文 戴文学/摄

新闻推荐

亳州市一创新实践入围“改革创新40案例” “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征集活动公布入围案例;蒙城“一户一块田”创新实践从全国60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

“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征集活动公布入围案例;蒙城“一户一块田”创新实践从全国60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1...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积极应对雨雪天气2018-12-12 10:18
积极应对雨雪天气2018-12-12 10:18
猜你喜欢:
主题演讲铸师魂2018-12-18 08:48
评论:(筚路蓝缕绘蓝图 应信明天景更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