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亳州 今日蒙城 今日涡阳 今日利辛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今日蒙城 > 正文

蒙城:提升耕地地力 丰盈国家粮仓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11-01 11:25   https://www.yybnet.net/

■邵云鹏冯耘

又是一年秋种忙。连日来,蒙城县乐土镇乔圩村展才家庭农场正紧锣密鼓地播种小麦。该农场2014年成立,种植面积540亩,种植模式为“一麦一玉米”。

“每到秋种或夏种,县农业部门都要通过技术讲座、召开会议、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提高咱们的科学种田水平。 ”展才家庭农场负责人乔金龚说,“依靠科技才能节本增效。这几年,按照县土肥站提供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我农场的小麦每亩节省肥料投入40元、增产50公斤左右,亩产稳定在600公斤以上。 ”

地处淮北平原的蒙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近年来,我县粮食稳产高产优质,主要得益于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蒙城县副县长、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景欢表示,“作为2018至2019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示范县,我县以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高效利用资源要素,加快推动节本增效同步、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让粮食绿色增产之路越走越稳健。 ”积累数据夯实基础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以土为本、藏粮于土,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提升粮食产能的必要前提。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主任高波认为,要把耕地质量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深刻认识抓耕地质量就是抓粮食安全,下大力气抓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

抓耕地质量建设首先要“了解”耕地、要“研究”用地与养地的关系。为此,蒙城县土肥站围绕土样采集、化验、肥效试验、数据积累等,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规范取土化验。按照1万亩1个土样和土壤类型全覆盖的原则,同时结合项目区及个性化服务,今年采集土样210个。化验人员规范化验程序,每批样品都要带参比、标准土,确保化验结果精准无误。

规范田间试验。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主要粮食作物上开展小麦、玉米“3414”肥效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中微量元素校正试验、化肥减量试验、种肥同播试验及2+X试验、叶面肥试验等,为指导大田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建立健全墒情监测网络。按照《安徽省土壤墒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强化9个土壤墒情监测点建设,形成覆盖主要土壤类型、耕作制度的土壤墒情监测网络,建立墒情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发布墒情信息,当好政府参谋。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按照《安徽省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按土壤类型、耕作制度或生态农业区,分类建立10个国家级、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30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通过耕地质量监测,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定期发布耕地质量动态状况变化报告,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及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化肥用量定点调查网络。按照 《全省肥料使用情况定点调查方案》要求,全县确定30个固定调查点,涵盖普通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此同时,定期开展化肥市场价格等信息调查,切实掌握市场价格、用肥种类变化及肥料投入情况。多措并举提升地力

长期以来,部分农民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掠夺性的经营方式,对耕地“只用不养、重用轻养”的现象突出,耕地质量退化风险加大。处理好用地养地之间的关系,是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高波表示,针对农民养地意识不强的现象,要加强土肥技术培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增强农民科学养地意识,并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和修复措施;推广秸秆还田,把秸秆转化为肥料,打造秸秆增收循环经济产业链;科学处理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将畜禽粪便经过回收处理后作为有机肥;要加大对农民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的补贴,扶持有机肥产业成长。

本着这一理念,蒙城县在抓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方面,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实施秸秆还田。该县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含有大量营养成分,通过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重下降,有利于微生物活力的提高和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全县每年秸秆还田量约95万吨,还田率接近70%。

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肥效长,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蒙城是畜禽养殖大县,规模养殖场近500家,有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已建成生产能力5万吨有机肥厂两家,为全县农户提供优质肥源。县土肥站鼓励农户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面积已达75万亩次。

调整种植结构。 2018至2019年,蒙城县承担了安徽省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实施大豆轮作面积12万亩;2019年全县优质麦生产面积达116万亩,其中订单面积80万亩;高粱种植面积10万亩,红薯4万亩,即保护了耕地,又达到了减肥的目的。

农机农艺融合。充分发挥农机大县、大马力拖拉机多的优势,大力推广土地深翻、种肥同播、化肥机械深施等技术,加深耕层,提高土壤水、肥、气、热肥力因素水平,同时提高肥料使用效率。

整合项目资源。整合国土、农业、发改委、水利等部门的土地整理、高标准粮田建设、小农水等项目资金,按照“旱能灌,涝能排”目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黎明不会失约,付出必有回报。2018年蒙城县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数据统计表明:全县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和五等地面积分别为24.40万亩、38.61万亩、100.17万亩、18.11万亩和1.71万亩。二等地、三等地是全县耕地的主要部分,一等地较2017年的23.3万亩增加1.1万亩,五等地面积较2017年减少700亩。全县高等级耕增加3.6万亩,中低等级耕地面积减少3.6万亩,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减肥增效亮点纷呈

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在夏种、秋种的关键时节,录制夏种、秋种专题电视节目,制作录音带,利用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夏种、秋种技术指导意见,印制夏种、秋种技术明白纸、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明白纸、配方施肥建议卡,派出8个技术指导组,分赴全县16个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力促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精细整地、科学播种等关键技术入户到田。

2018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40多场次,印发明白纸20万份,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20万份,新建测土配方施肥公示栏20个。发布各类农作物施肥配方15个,涵盖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施肥水平。随着科学施肥技术的普及,近年来优质肥料、新型肥料的推广面积不断加大,农民更加重视化肥的品牌和质量,更加重视施肥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强化信息发布,突出智慧土肥。积极推进“互联网+”,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土肥技术,打造智慧土肥、数字土肥、信息土肥。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加强运行维护;完善“蒙城县农技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肥料配方、墒情监测、田间管理及气象服务等信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网上查询系统,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转化应用,指导生产实践。

着力抓好示范,竖起可学“样板”。建立耕地质量提升(有机无机复混肥)示范区。探索有机无机结合的质量提升技术模式;购买有机无机复混肥1450吨。安排玉米肥料核心示范区,示范面积2.9万亩,分别在双涧镇的李寨、杨圩、老集、高隍、随寨、贾井等六个村连片实施,面积2.6万亩;在板桥镇大苑村、乐土镇展才家庭农场、小辛集乡粮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面积3000亩,竖起看得见摸得着又能带动一方的“样板”。

高效精准施肥,实现节肥增效。全县建立13个绿色高产示范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16万亩。县土肥站围绕优质小麦生产,倾力做好小麦施肥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根据小麦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氮素基追比,中筋小麦田块氮肥基追比为7︰3,优质强筋小麦氮肥基追比6︰4,追肥时期为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推广缓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新型肥料以及种肥同播、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对缺乏微量元素的地块,指导农民隔年补施锌肥、硼肥,一般亩基施硫酸锌1至1.5公斤、硼肥(硼砂)0.5至1.0公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推进减肥增效,带来多重效应: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 2018至2019年,蒙城县主要农作物施用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84.3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300万亩,配方肥施用量5.87万吨(折纯)。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施肥新技术稳步推广,机械施肥面积280万亩,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17万亩。

“2018年,我县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38.1%,较2017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 ”杨景欢表示,蒙城县将坚持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继续促进种植结构优化,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持续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进一步提升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优质率,推动本县从粮食生产大县向粮食产业强县迈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绿色的新希望,必将在蒙城广阔的田野里不断孕育生发!

新闻推荐

万亩红高粱获丰收

10月27日,蒙城县岳坊镇牛王村家庭农场收购当地贫困村民“托管”种植的红高粱,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岳坊镇牛王村依托家庭农场...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扶贫基地采菊忙2019-10-29 08:29
猜你喜欢:
这俩孩子该管管了2019-11-01 08:29
评论:(蒙城:提升耕地地力 丰盈国家粮仓)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