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肃贪治腐,重点在预防,关键在监控。 4月17日,记者从全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本月起至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有机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腐败就没有滋生的土壤。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首要任务就是开展清权确权,对各种外部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逐项确认,编制“职权目录”。同时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每一项职权的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督渠道等,并将其绘制成“流程图”。报经当地法制办、编办和公开办审核备案后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厘清权限后,排查风险是关键。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专家评和组织审的方式,全面排查单位、部门和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根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按照“高”、“中”、“低”三个级别,对每一个廉政风险点逐一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针对风险等级,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科技手段是防控廉政风险的重要支撑。充分利用电子政务设施,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逐步将廉政风险和公共资源配置、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范围,实时动态监控。整合构建权力运行综合监控网络平台,推动各部门各系统廉政风险监控网络有序连接、资源共享。
防微杜渐,才能铲除腐败苗头。通过信访举报、案件查处、监督检查、干部考核、网络舆情等渠道,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定期进行研判评估,发现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早进行风险预警,及时有效化解廉政风险。
据悉,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确定亳州、六安、铜陵3个市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8个省直单位为省级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单位,其他地市分别确定1个至3个县(区)及若干市直单位为市级试点单位。半年多来,试点单位共清理确认权力事项111552项,绘制并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65142张,排查廉政风险点280329个,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防控措施298605条,从源头上筑起一座拒腐防变的坚实堤坝。“要让大家树立起‘廉政风险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意识。”发布会现场,省纪委常委、秘书长张正耀直言,在试点以前,不少党员干部都认为“只是领导有风险、一般干部无险可防”,但事实上,有权力就有风险,找不到廉政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应该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消除“无用论”、“抵触论”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参与风险防控的主动性、积极性。
(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4月20日,亳州市政府决定对该市凯瑞快捷酒店有限公司、亳州市交通快捷宾馆等10家重大火患单位实行挂牌督办。这些单位要于今年9月20日前整改完毕,逾期完不成整改任务的单位,该市政府将按照法定程序,坚...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