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月初,2012年江淮普法行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理念,建设法治安徽”。日前,本报记者奔赴阜阳、亳州、蚌埠等地,深入一线,全面采访各地普法工作中的亮点。即日起,本报开辟“江淮普法行”专栏,以飨读者。
本报讯 一场持续2个小时的庭审,150多名旁听者个个如同学堂里好学的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法官审案,倾听当事人之间的辩论,中途无一人接听手机,更没有人随意离场。庭审结束后,参加旁听的公民还认真填写了反馈表。 6月19日,记者在亳州市司法局看到这样一份视频资料,不禁为之好奇,往日里只有寥寥几人的法院旁听席当日为何座无虚席,而旁听者又为何如此专注?“听感兴趣的,自然津津有味”,亳州市司法局副局长李坤一语道出关键。据其介绍,从2011年5月起,亳州市为推进司法公开,有力保障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增强公民的法律素养,推出了“万名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全市每年组织1万名群众参加旁听庭审,以实现“审理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公民”的普法效果。为了保证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基层司法所承担起了搜集热点信息的重任,凡是群众关注的、感兴趣的,就会被汇总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据此从当月预审理的案件中进行筛选,并将挑选出的旁听庭审案件交由司法局对外公示,接受旁听申请。
填个表格就能走进法院,亲身体验法官审案的全过程,这一创新举措无疑激发了亳州市民参与的热情。在利辛,一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审理,吸引了近百名司机报名旁听;在蒙城,专门针对诈骗案件多发而组织开展的诈骗案审理旁听专场,受到了市民们的追捧,不少人从第一场听到最后一场,场场不落。 6月18日下午,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个人与县房地产管理局之间的房屋登记变更行政纠纷案,参与旁听的市民在观看后直呼“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
据统计,从去年5月至今,全市已组织旁听庭审236场,参与旁听公民2.1万人次,收取意见反馈表1万余份,有效引导了群众在工作、生活中依法处理问题。不仅如此,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们也都无形中感受到了群众监督的力度,自觉提升了庭审工作的规范程度。
今年,“万名公民旁听庭审”活动被列入全市“六五”普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旁听场次和参与人员范围势必都要增加。据了解,按照规划,全年全市组织旁听案件将不少于300件,参与旁听公民也将达到3万人次以上。 (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17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在日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反渎职侵权局”、“优秀侦查能手”评选活动中,安徽省宿州市检察院反渎局、亳州市检察院反渎局和滁州市南谯区检...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